第302章 稀罕之物(第2页)

 目前,我们从内腹藏仙那里得到的一节《观山指迷赋》,极可能是 古墓谜团的关键。文中云:“巫峡棺山,地仙归隐之所;群龙吐水,揭示古墓之真迹;孔明屯军之术,棺楼主峰之上……生门相贯首尾衔接,共历二十四万之遥。”

 这些句子背后藏匿着极高的技巧和深意,即便是目前无法立即领会,也只能遵循指引继续探索,直到情况更加明朗化后再行判断。并且,大家都意识到,在解析《观山指迷赋》时哪怕出现微小差池,哪怕只错了一个汉字,就可能导致结果大不相同。

 就在这个时候,幺妹儿报告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消息。

 她谈到神机门中的能工巧匠们,这些人技艺超群,尤其善于制造机关锁扣、旋转芯件、精密锣丝、以及八种巧妙的暗轴,甚至能构思并建造复杂的军事工程设施。

 这些巧匠们除了精通构建之道外,对阴阳五行和奇门遁甲的精髓也有独到见解。

 神机门中有两部着名的绝学流传下来:一是鲁班大师的筑楼之技,二是诸葛亮所着的《武侯兵器图》。

 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它的指导可以制造木头人物和机械牛等用于战争的器具,威力惊人。

 在这个古老的机械世界里,蕴含的智慧就如同古代用于运送粮食的木牛流马一样精湛,不过不是为了和谐的目的创造,而是潜伏着《武侯兵器图》中的死亡陷阱。每个弹簧装置和插销,都被细致地设计来实现 力。

 按照古时军事布阵的规则相互支持与抑制,巧妙地部署,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整。无论是构建高楼来隐蔽部队,还是设立壁垒形成阵线,其深奥之处令人惊叹不已。

 但这机关图谱,作为神机门至高无上的珍宝,既稀世且充满奥秘,所以在宋代和元代交替的时候,已经逐渐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

 “武侯藏兵楼”这个名称,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传说,其构建方法再也无人知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幺妹儿从齐铁嘴口述的关于“武侯藏兵”内容中嗅到了线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