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唯一死耳!(第3页)

 当大鱼成功解脱后,柳玉楼甚至感觉,银黑斑看自己的眼神都多了几分膜拜。

 但鱼群很快发现,入海口的路,被渔网挡住了!

 大量的大红鱼在上面唉声叹气。还有一些稀罕的海鱼,正哭着,叫着。

 翻译成人类的话,大概是哭的“妈妈,妈妈……”

 而穿过这些嘈杂的哭泣声,渔网上面,有孩子正惊叹:“哇,这么多大鱼群!”

 “今年不安分。”一个老者的声音说,“流白岁星,庚子年。大鱼入海,潜蛟出水,恐怕……”

 “爷爷你看,好大的鱼!”

 “嚯,真的!”鱼的眼睛里,老头的斗笠、蓑衣,在折射后变成了扁平扭曲的形状。“这么大的鱼,抓住一条,能吃一年吧?”

 “刘爷爷,为什么不全捞上来呀?”

 蓑衣扭曲了光影:“咱们下了三网,已经很过分了。”

 “要不是今年年景实在不好,咱们只该下一网的。”

 天光闪过,老者的眼里有几分怀念。

 小姑娘的声音:“可是,爷爷,皇上说如果您愿意回去……”

 鱼竿一甩。

 “慎言。”老者说。“老了,老了,我老眼昏花,什么也不知道……”

 老者摇了会儿头,唱了一句戏,才慢悠悠道。

 “我年轻时,做了很多错事。”

 “有的过错能被原谅。”

 “有的,永远也不能。”

 “如今网开一面,也算是赎罪了。”

 “只希望有的人呐……能网开一面。”

 江水传来了“开一面”的回音。

 冬日的玄霜。

 冰冷的日光。

 把孩子小小的身影照在水面上。

 江水之上,一老一少相对着,一个朝气蓬勃,畅想着自己的未来。

 另一个雾霭沉沉,盯着自己的过去。

 那些扭曲的光影里,似乎映出了五个人影。

 低矮却威严的君王、捧着一本金书的学者、阴翳孤冷的策士、飘逸绝伦的道君,身后跟着个银丝青竹的伶人。

 几人临江,且歌且啸。这个谈谈家学,那个拂尘一甩。另一个哈哈大笑之际,把有点怂的伶人往前一拉,自己用五音不全的调子打了两句《梨花落》,硬要伶人给他点评唱得如何。

 兴之所至,连那孤冷策士,都僵硬地扯了扯嘴角。

 可是冰冷的日光一晃,什么都没了。

 老渔翁突然上前一步,被身边的孩子拉住了。

 江面上,只有一老一少的影子。

 老人的眼里,有一瞬间变得很混浊。

 寒霜,冷日,孤影。

 克明四十八年。

 正月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