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惊人的工作效率(第3页)

 既然已经得到了正式许可,许宁便不再犹豫。他首先向大家解释了离散数据拟合的重要性,指出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插值或逼近两种方式实现。 

 阿斯派德导弹,由意大利研发师打造,其表面形状早已通过参数多项式描述,因此建模相对直接。 

 许宁着重讲述了如何运用这些数学工具创建曲线和表面。 

 然而,他也提到,许多顶尖的数据参数化技术是欧美航空巨头的秘密武器,他只能基于自身经验和理解分享一些基本原则。 

 接下来,许宁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软件通常使用四边形来表示曲面,但对于三角形曲面,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边缘退化成点,进而产生零法线向量的问题。 

 虽然这在初始研发阶段可能并不显眼,但在后续结构研发中却会成为重大障碍——一旦遇到零法线向量,整个组件的研发可

能就得从头再来。 

 说到这里,背后传来一阵仿佛程序员面对旧代码时的叹息声。 

 幸运的是,解决办法很简单:只需稍微调整三角形顶点的位置,使其变为四边形,并确保变形处于可接受的误差范围之内。 

 听完这番话,团队中的四人立刻回到工作岗位着手改进,只有林欧华与另一位成员留了下来。 

 许宁回忆起自己曾经因类似问题而在歼轰-7A项目上花费数月时间返工的经历,这段经历让他至今难忘。 

 好在目前林欧华他们的进度尚不算太紧张,调整起来还算容易。 

 随着建模工作接近尾声,两枚导弹的气动模型也已安装完毕,林欧华好奇地问: 

 “常博士,您这次为我们演示建模,难道还有别的目的吗?” 

 “确实如此,”许宁回答,“我打算采用Cfdcsd耦合技术来研究携带导弹时飞机副翼控制特性、机翼负载以及结构弹性变化。” 

 “可是,我们还没有开始实际携带导弹飞行测试呢。”林欧华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