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第 171 章(第3页)

    吃完斋饭,傅闻宵又叫小沙弥过来,要了一些寺里的素点带走,听说这素点做得也不错。


    小沙弥愣愣地看着他们,没想到他们没有同伴过来,两人居然真的吃完了……


    结完账,傅闻宵提着一匣子的素点和郁离一起离开寺庙,两人去寺庙周围逛了逛,然后方才下山。


    至于拜佛什么的,两人都没去。


    走在半路时,郁离顺手救了一个差点摔下山的妇人。


    那妇人走在阶梯上,突然脚下一个踉跄,就要往下摔,郁离眼疾手快地拉住她。


    要是这么摔下去,可不是开玩笑的。


    妇人身边的家人差点吓个半死。


    他们涌过来将妇人紧紧地抱住,惊魂未定,同时非常感激郁离。


    郁离在他们的千恩万谢中表示没什么,拉着傅闻宵赶紧走,她很怕被人谢来谢去的。


    傅闻宵有些好笑,柔声说:“阿离做了好事,他们要感谢你是应该的,你怎地反而一直躲着?”


    感谢的人都不怕,被感谢的人却避之不及。


    “这谢来谢去的,太麻烦了。”她挠了下脸,“我只是顺手为之,不算什么。”


    她也很苦恼,举手之劳的事,真的不用这么谢,会让她觉得很麻烦。


    傅闻宵哪里没看出来,她不擅交际,面对旁人的热情感激时,实在难以应对。


    她救了人,那些人感激她是应该的。


    只是她似乎对此一直都不觉得有什么,在她心里,救人是应该的,她将人命看得非常重要。


    傅闻宵忍不住勾住她的手指头,然后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与她十指相扣,仿佛这样就能一直不分开。


    这个姑娘,真是让他一天比一天更——爱慕不已。


    回去的路上,傅闻宵打开装素点的匣子,让她配着马车里冰镇着的果子露一起吃,郁离吃得很高兴。


    只是没想到,半路时遇到一匹疯马。


    疯马拉着一辆马车横冲直撞,正好这条路有不少往来的车辆和行人,摔倒的行人差点就被疯马践踏。


    郁离见状,从桌上的食盒里抓出一颗核桃,朝那疯马击过去。


    马儿叫了一声,软软地倒下。


    周围的人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有人去检查疯马,发现它只是晕过去,并没有死亡,同时看到倒下的马旁边有一颗核桃,说道:“应该是这枚核桃将它打晕的。”


    旁边也有人赶紧道:“我刚才看到了,先前这疯马就是被核桃砸中的,然后才停下来。”


    众人赶紧寻找是谁出手,能用一枚核桃就将疯马打晕,这种本事可不是寻常人。


    就连疯马拉着的马车里的人也在找救命恩人。


    那人道:“不知哪位壮士出手相救,还请让某亲自感谢。”


    郁离没理会对方的感激,等路清出来,让车夫赶紧走。


    她催着车夫,“不用停留啦,和咱们无关,走吧。”


    傅闻宵忍俊不禁,她还真是做好事不留名。


    刚才疯马拉着的马车里出来的人,他认出对方是穿着常服的官员,应该是这次乡试的考官之一,若是他这次不小心出了事,只怕……


    很快他又笑了笑,看来这次乡试应该能顺利地举办。


    回到城里,郁离很快就这些事抛到脑后。


    每次随手救了人,她很少会将之放在心上,而且比起那些人的感激,只怕还没有一顿饭吃什么让她记忆深刻。


    傅闻宵也没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日子,他在宅子里看书,没事和郁离一起去郁金的店里瞧瞧,日子过得极为悠闲。


    **


    转眼就进入八月。


    眼看乡试即在,很多读书人都更加刻苦读书,就连汪举人都不敢过来打扰,生怕影响到傅闻宵。


    虽说以傅闻宵的心性不至于会被影响,但这种时候,仍是要顾忌一些。


    乡试分三场,每场考三天,这三天时间,考生都要待在贡院狭小的号房里。


    比起前面的县试、府试和院试,乡试要考的时间更久,而且晚上也不能回去,对考生而言,确实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


    环境实在太差了,估计也没办法休息好。


    郁离庆幸地说:“宵哥儿,幸好你现在身体好了,要是以你去年的身体,只怕一个晚上你都撑不过来。”


    “是啊。”傅闻宵点头,含笑看她,“多亏阿离,不然我也只能止步于院试,永远当个秀才。”


    没有个好身体,还真没法熬过考试,才华再好也无用。


    汪举人也担心傅闻宵的身体,乡试的前几天,他就吩咐厨房那边多做些汤汤水水,给傅闻宵补身体。


    纵使傅闻宵说他的身体已经好了,然而汪举人并不怎么相信。


    毕竟去年他还是个体弱多病的,哪会一年时间就好得这么快?反正多补补没什么坏事。


    傅闻宵无奈,也不好辜负汪举人的好意,再加上郁离盯着他,认为他需要补身体,只好喝下那些汤汤水水。


    可能是补得太过,在某些方面实在是精力充沛,特别是早上时……


    每当这种时候,让他有些发窘。


    直到乡试的前一天,傅闻宵总算松口气。


    终于不用再那些喝补汤了。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