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第 175 章(第3页)

    不仅那些秀才失落,他们的家人更是难受,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我就不说傅娘子杀猪什么的了……”


    和自家男人的前程比起来,傅娘子是个杀猪的有什么关系?


    她们干嘛要去唠叨这个?嫌弃人家杀猪?傅郎君都不在意自家娘子杀猪,她们干嘛去说她呢?


    这下好了,和傅家关系不睦,自家男人不好意思登傅家门请教学问,白白错失了一个举人-


    终于将登门的客人送走,周氏总算松口气。


    她欣喜地看着两个归家的孩子,笑着说:“离娘,宵哥儿,辛苦了!我给你们做了卤肉面,你们过来吃一些。”


    对于傅闻宵这次中举,她自然也是欣喜的,但也不算意外。


    郁离跑过去拉着她,撒娇道:“娘,这两个月,我好想念你做的饭。”


    每次出门在外,她实在想念得紧,觉得这辈子都不想和婆婆分开。


    周氏笑呵呵的,“那等会儿我就多吃一些。”


    两人先去洗漱,然后坐下来吃饭。


    周氏带着两个孩子坐在旁边陪着他们,一边和他们说话。


    聊完傅闻宵这次乡试的事,突然周氏问道:“宵哥儿,我们几时回京?”


    因为太过迫不及待,她甚至用“回京”这词。


    虽然她是青石村人氏,然而人生中的三十多年,她都是待在京城那边,已然将京城当成另一个故乡。


    傅闻宵道:“半个月后罢,我刚中举,这边还有事要处理。”


    中举后的事情不少,也不能这么一走了之。


    周氏闻言点头,“你说得对,前些天,村长过来找我,和我商量等你中举后,摆酒席的事。”


    说到这里,周氏就觉得好笑。


    其实村长心里挺纠结的,一边觉得傅闻宵还年轻,可能这次会落榜,一边又期盼着他能像去年一样,再造奇迹,说不定真的能中举了呢?


    明明结果还没出来,村长就时不时来县城,跑来找周氏,话里话外地问她,要是傅闻宵中举,要不要在村里摆酒。


    若傅闻宵能中举,对青石村可是大事,摆酒席是肯定的。


    傅闻宵道:“摆罢,秀才时都摆了,举人也顺便摆。”


    村长的心思他当然懂,他在青石村养病的那三年,确实受到青石村的恩惠,怎么着也要还这份恩情。


    周氏笑道:“那行,明儿村长应该还会来,届时便和他说。”


    **


    翌日,傅家依然十分热闹,登门道喜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不少捧着重金过来的商人。


    对于这些,傅闻宵都拒绝了。


    他并不缺钱,也没想庇护这些商人,若是收下他们的钱,便代表日后他们有困难,他需要腾手帮忙。


    村长是傍晚过来的。


    他知道傅家肯定忙得不可开交,来傅家拜访的人定然不少,识趣地不在白天打扰。


    只是没想到,他都选择这时候过来,傅家依然有这么多登门的人,显然心思都和他差不多,觉得白天人多,不如晚点再来的。


    至于会不会打扰到傅家休息,这也是没办法,要不然白天过来时,傅家人根本没空搭理他们。


    傅闻宵见村长过来,亲自起身相迎。


    村长一副乡下泥腿子的打扮,穿着最普通的裋褐和黑布鞋,脸膛黝黑,布满沟壑,和那些穿着长衫读书人格格不入。


    然而傅闻宵仍是亲自相迎,郑重地将他迎进门。


    村长看到那些读书人时,手脚都不知往哪摆,看到傅闻宵此举,又让他激动得都要昏厥过去,还是他儿子扶着他,让他稳住。


    傅闻宵将村长迎进来后,便开始送客。


    众人也知道时间不早,不好再打扰,纷纷起身告辞离开。


    正好是傅家的晚饭时间,周氏留村长和他儿子在家里吃了顿饭,方才提起摆酒的事。


    村长激动地说:“宵哥儿,这次你中举,大伙儿都很高兴,说一定要摆酒席庆祝,你意下如何?”


    傅闻宵含笑道:“我没意见,这事由你们作主罢。”接着话峰一转,“不过我希望尽快摆酒席,我打算月中时进京。”


    “进京?”村长愣住,一时间脑子没转过来,“怎么突然要进京?”


    傅闻宵从容道:“自然是进京赶考,参加明年的会试。”


    村长和他儿子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原以为,傅闻宵能中举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没想到,他居然还想去参加明年的会试。


    这会不会太赶了?


    “这……”


    村长想说点什么,尔后想到傅闻宵所创造的奇迹,去年的小三元,今年乡试的解元,哪一个说出去都是能光宗耀祖的事。


    说不定他真的能在明年的会试高中呢?


    村长这会儿对傅闻宵心服口服,同时也理解汪举人为何如此重视他。


    这么一个才华横洋的年轻人,定会前途无量。


    “也行。”村长很快就说,“我们会尽量挑个吉日,届时你们回去参加就行。”


    傅闻宵含首,“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村长咧嘴笑起来,黝黑的脸膛笑得像花一样,“你不知道,现在村里的人都恨不得出份力,就连咱们村那些嫁出去的姑娘都特地回来,说要帮忙……”


    以前青石村没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难免被人瞧不起。


    就拿那些出嫁的姑娘来说,当她们在婆家受委屈时,就算娘家人上门为她讨公道,婆家人也只是敷衍一下,没怎么放在心里。更不用说涉及到一些田地、灌溉等事,相邻的村子间的矛盾一上来,外村根本不惧青石村,直接动手就打,青石村每每都会落下风。


    现在不一样了,青石村现在有举人,那些嫁到外村的姑娘在婆家的腰板都硬起来,婆家也不敢随便拿捏她们。


    甚至青石村和邻村因为灌溉的事发生争执,那些人也不敢蛮不讲理地动手打人,会好声好气地和他们商量,还会退一步。


    这种变化,从去年伊始,村里人的感触都极深。


    也因此傅闻宵中举的消息传来,青石村的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


    当然,有人高兴,自然也有人难受。


    难受的人不必说,正是郁家老爷子夫妻,还有郁家大房的人。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