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第 224 章(第2页)

    女子出嫁前都要学规矩,将来嫁去夫家,万一规矩不行,会被嘲笑的。


    学好规矩,也容易融入夫家。


    郁离听后拍拍她,说道:“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


    闻言,莫玉婵不禁笑起来,一把搂住她,感激地说:“离娘,能遇到你真好。”


    不管是初见时,还是现在,这个人都没有变。


    初见之时,她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将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是她的救命恩人;现在,她成为国公夫人,得圣人赏识,以她现在的身份,无人敢招惹她,甚至要给她几分薄面。


    莫玉婵打从心里为离娘高兴。


    看她越来越好,她心时就开心,希望她一直都是这么顺顺利利的。


    两人说了会儿话,又有人进来。


    看到她们,带着喜娘过来的莫夫人先是有些不自在,很快就恢复正常,笑道:“婵姐儿,该梳发了,可不能误了吉时。”


    屋子里又开始热闹起来,那些先前出去的姑娘也跟着进来。


    她们今日也要送莫玉婵出嫁,都要守在这里。


    莫夫人招待郁离,客气地说:“离娘,这里比较吵,你要不要去外头坐着等一等?”


    现在郁离的身份到底不一般,莫夫人怕有人冲撞了她,招待不周。


    不仅是她,整个莫家都担心,方才会让她过来盯着。


    郁离见屋子里一片忙乱,自己在这里帮不上忙,便跟着莫夫人出去。


    莫夫人将她带到一处花厅里歇息,让人准备不少茶水点心,她陪坐在一旁。


    莫夫人道:“没想到你今日会过来,离娘,真的很感谢你,要不是你,我家婵姐儿只怕……”


    想到女儿被拐卖的事,她至今仍心有余悸,觉得怎么谢她都不过分。


    今日是女儿出嫁的日子,莫夫人难免有些伤感,见到郁离便就想起这事,少不得又要感激一番。


    郁离默默地吃点心,让她不必客气,“我和玉婵是朋友,这是应该的。”


    这话说得干巴巴的,莫夫人有些想笑,当年她救人时,她和女儿可不是什么朋友。


    莫夫人渐渐地放松下来,果然这姑娘就算成为国公夫人,性子也没什么变化,是个不擅长与人交际的。


    也幸亏她是国公夫人,只有别人敬着她的份,不需要她去迎合旁人。


    如此倒也不怕她被人欺负。


    两人说了会儿话,莫夫人又去忙了。


    郁离留在花厅里吃吃喝喝,没人过来打扰她,想必莫家特地交待过。


    直到时间差不多,吉时到来,郁离便去送莫玉婵出阁。


    迎亲队伍热热闹闹的,一路敲锣打鼓地过来,将新娘迎上花轿,然后又热热闹闹地离开。


    郁离站在人群中,目送迎亲队伍离去。


    莫府很快就变得安静下来,她也跟着告辞离开。


    莫府的人送她出门,就见傅闻宵来了。


    他是骑马来的,一袭绯衣,革带束腰,英姿绝伦,那些年轻的姑娘不禁羞红了脸,用扇子掩住脸偷看。


    莫府的女眷看到他,也忍不住暗暗赞叹。


    镇国公傅逍从少年时就素有京城第一美男子之称,不知是多少女子的梦中情人。


    纵使他离开几年,仍有很多姑娘对他念念不忘,要不是他的身份尊贵,婚事要由圣人作主,只怕当年镇国公府的门槛都要被媒人踏破。


    傅闻宵从马背跃下,来到郁离面前,先是看了她一眼,然后朝莫府的人微微颔首致意。


    莫府众人忙上前向他行礼,看向站在一起的两人。


    两人看着十分相配,虽然傅闻宵容貌出众,气质独绝,然而郁离站在他身边毫不逊色。


    莫府的人不禁暗赞。


    不愧是能让镇国公傅逍看上的姑娘,实在不凡。


    不仅不凡,那本事大得很,也不知道那乡野之地是如何养出这样的姑娘。


    傅闻宵道:“诸位不必相送,我们先走了。”


    说着,他扶着郁离登车离去-


    马车在街上行驶,街道两边能听到热闹的声音,空气中传来隐隐的香味。


    傅闻宵取出一个油纸包,将之打开,里头居然是果脯,果脯特有的味道扑鼻而来。


    原来香味是这么来的。


    郁离好奇地问:“你怎么来了?这是你买的?”


    他嗯一声,“我今儿出城办点事,办完就回来了,顺便过来接你。”然后又道,“这是在路上买的,我闻着味道好,给你尝尝。”


    每次出门,若是遇到街上有什么好吃的,他会特地买回来给她尝尝。


    郁离尝了一口,点头道:“好吃,酸酸甜甜的。”


    她一边吃,一边和他说起今日在莫家所见,感慨道:“挺热闹的,原来京城的人是这么迎亲的,一路敲锣打鼓地过来,还要放鞭炮,热闹又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