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渔村习俗(第3页)

 宋安宁见眼前的男人快把船上的鱼盯出个洞来,赶紧回复他:

 “这位大哥,我们要将这些拉到镇上,去镇口雇车要费些工夫,你家里有板车吗?我们可以多出点银子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捡鱼。

 马友鱼六条,黄姑鱼六条,绑好的大青蟹六只装在单独的筐里,放在男人面前。

 “用你家的渔船捕了这么多鱼,也是有缘。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请大哥也沾沾喜气,以后渔船满载,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这,这怎么使得?

 谢谢姑娘的祝福,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归来啊……”

 男人将宋安宁手里的东西接了过来。这些渔获,带着宋安宁的祝福,对渔民来说,这才是最珍贵的。

 每次出海所有人盼望的都是这个,小丫头能说出这些,让人心里真暖啊。

 “大哥,那板车?”

 “有!我家有三辆板车呢,都是专门拉渔获的,还有挡板,我这就回家取来。”

 说着,他拎起大筐,头也不回地往家跑。

 而陈光辉有些不解地凑到宋安宁身旁:

 “师父,为什么都给了六条啊?六六大顺的意思吗?

 每样六条,加一起可真不少。”

 宋安宁和于小川相视而笑,这个也算是渔村里的习俗。

 从五行来讲,六属水,而大海是渔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在临海镇附近的渔村里,村民都十分喜欢六这个数字。

 “哎,今日出来一趟,我感觉前面的三十年都白活了。

 比不上师父也就算了,如今连几个孩子我也比不上,惭愧啊……”

 陈光辉沉重地叹了口气,一直以来,他觉得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已经很多了。

 可今日才发现,马鲛和马友他分不清,抛网他不会,连最基本的绑螃蟹也不会。

 “比什么比?哪里不会就去学啊。有这叹气的功夫,还不如过来捡鱼。

 大老爷们矫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