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 章 大家一起下水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暴风雨将至。忠顺王手中那几封信件,不慎遗落,恰好落入周遭官员的眼中,一时间,众人心中皆是“咯噔”一声,暗自打起了鼓。
谁人不知,漕帮在江湖上的势力盘根错节,多年来牢牢把控着漕运这一国家经济命脉。若无强硬靠山与深厚背景,岂能成就这般局面?想当初,忠顺王雷霆手段剿灭漕帮之际,朝堂上下便有诸多揣测。不少人暗自寻思,漕帮经营多年,那些涉及机密的账本、互通款曲的信件之类,会不会已然落入了忠顺王的囊中。也正因有这层顾虑,之前御史大夫弹劾忠顺王时,众官员才会硬着头皮力撑御史大夫,大家都怕忠顺王借此拿捏朝堂,让局势失控。
岂料,忠顺王平安无事,风波并未如众人预想那般掀起惊涛骇浪。可谁也没料到,后续因为镇国公一系的赵轩被发配,忠顺王竟被彻底激怒。如今这朝堂局势,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忠顺王此番发难,矛头直指镇国公。说到底,不就是因为当初是镇国公提议,而后赵轩才去往南疆练兵的吗?众人心中忧虑更甚,一旦忠顺王手中的信件属实,那他手里会不会还藏着其他信件,甚至是能让朝堂地覆天翻的账本?若真有,在场的某些人怕是难脱干系……
御史大夫站在班列之中,目光紧锁忠顺王,双手在袖笼里紧握成拳,指节泛白。他心中焦急万分,恨不得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夺过那些信件,当场辨别个真伪。可忠顺王积威已久,朝堂之上又众目睽睽,他哪有这个胆量?况且,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忠顺王更为猛烈的怒火,殃及自身乃至家族。思来想去,为今之计,唯有挺身而出力挺镇国公,无论如何也要坐实那些信件是伪造之物。咬了咬牙,他整了整朝服,大步迈出班列。
“陛下,臣以为,此事分明是忠顺王挟私报复!”御史大夫清了清嗓子,声音在朝堂上回荡,试图让每一个角落都听得真切,“镇国公多年来一直深居京城,忙于朝堂政务,哪有机会与漕帮那帮江湖草莽取得联系?再者,镇国公位高权重,深受皇恩,一举一动皆关乎朝堂颜面、社稷安稳,又怎会自甘堕落,与草莽之流私下往来?王爷,您如今口口声声说手中的信件是漕帮同镇国公来往的铁证,既如此,倒不如将其交给我们都察院。我等职责所在,必能秉持公正,仔仔细细地辨别信件真假,也好还镇国公一个清白,让朝堂回归清明,陛下圣心无忧。不知王爷意下如何?”说罢,御史大夫微微欠身,眼角余光却始终留意着忠顺王与皇上的神色。
忠顺王听到御史大夫的这番言辞,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不急不缓地开口道:“御史大夫,你这巧言令色倒是一流,可真当本王毫无准备?”说罢,他大手一挥,从衣袍里又掏出几封信件呈上。
“哼,你口口声声说镇国公清白,那这几封信又作何解释?”忠顺王目光如炬,扫视朝堂,手中信纸被他抖得沙沙作响,“这上面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镇国公与漕帮的往来明细。再有,交给你们都察院审核,我这怀里可还有几封书信,说的可是你们都察院的御史,他们收受漕帮的贿赂,为其在诸多事务上大开方便之门,甚至提前泄露朝廷对漕帮的清查计划,桩桩件件,铁证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