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唐帝国四面临敌,文成公主盛装出嫁(第2页)

 然而李昭发来的不仅是捷报,还有求援。李世民心说如今朝堂空矣,就连最精锐的玄甲军也就只剩下五千人,还要留着保卫长安。

 贞观年间,李世民奉行精兵政策,作为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家,他深知兵不在多,而在精。全国也不过四五十万兵马,其中精锐之师二十来万人,李昭带走五万,李世绩带走六万多,李靖带走五万,侯君集带走三万。

 几路人马基本上把大唐的家底掏空了,剩下的都是各地守城之军,根本无法出征。

 翌日,李世民召集房玄龄,长孙无忌商议此事。

 “驸马信中所言,二位爱卿怎么看?”

 房玄龄微微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欲言又止。

 李世民一皱眉,“玄龄啊,但说无妨。”

 “臣观驸马之言,已在松州重创吐蕃,驸马这是想一鼓而下,荡平其地,一劳永逸,这倒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房玄龄慢悠悠的说着。

 “哼!朕岂不知,若是现在人马皆在,朕必然起倾国之兵,一举平定高原,可是现在无兵无将,拿什么和吐蕃继续打啊?”

 李世民顿了顿继续道,“难道真让朕带着长安城中这五千玄甲军御驾亲征?”

 长孙无忌赶紧进言,“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今非昔比,昔日圣上为将,尚可冲锋陷阵,如今为君,岂能轻动,稍有闪失,则国本动摇!”

 “哈哈哈哈,放心吧,无忌,朕心里有数。”李世民朗声大笑。

 “所以说目前而言,只能见好就收,与吐蕃只能和不能再战!”房玄龄小心翼翼说道。

 “嗯!不过和应该怎么个和法?难不成让我这个天可汗主动求和吗?”李世民一撅嘴,捋了捋龙须。

 长孙无忌更豪横,“那自然不可,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国,岂能够主动向吐蕃求和,有损陛下天可汗威名。”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紧忙献计道,“陛下,可派使者谴责松赞干布,令其上表请罪。”

 长孙无忌反问道,“那松赞干布会答应吗?”

 房玄龄转头看向长孙无忌,“吐蕃新败,急需休整,如果我是他,一定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