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世民回师长安,高正义求援中南

大局已定。

 李世民给新罗女王写了一封书信,然后着手退兵。

 以高句丽降将高突勃为辽州都督,负责防守辽东之地。

 又下令拆除辽东高句丽所筑长城。

 说来也是一件奇事,唐不修长城防异族,却逼得异族修长城防御大唐,纵观历史极其罕见。

 来时张狂,走也要走的漂亮。

 李世民命令大唐军队在安市城下,列队整齐,耀武扬威一番,然后有序退去。

 安市城主杨万春为表达对李世民的敬意,在城墙上拱手相送,而李世民又表彰杨万春防守有功,是为人臣子的楷模,特意派人赏赐一百匹娟。

 他们并无深仇大恨,只是各为其国罢了。

 大军回撤之前,李世民最后又回头凝望了一眼,这片土地他来过,如今他要走了。他还不到四十岁,他相信有生之年一定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甚至亲自带兵杀入平壤。

 行至玄菟城时,李世民在战马上放眼北望,那东北之地果然是沃野千里。

 他对身边众将说道,“驸马有言,此地可移民百万,若如此,何愁粮草不备?”

 众人称是。

 李世民随即下令,再次从山东河北之地移民到此,又令全国大规模种植棉花。

 大军行至辽西走廊时,一代草原名将阿史那思摩伤重不治身亡。

 李世民痛哭流涕对众人说道,“怪朕!怪朕呐!倘若不是朕准备不足,思摩不至于身死异乡。”

 众人苦劝,“瓦罐难离井口破,大将不免阵前亡,思摩身为名将,战死沙场,也算死得其所,还请陛下保重龙体,节哀顺变!”

 李世民追赠阿史那思摩为兵部尚书,夏州都督,并且处理好尸体防腐,运回长安,陪葬昭陵。

 昭陵从贞观十年已经开始建造。

 虽然撤退是计划之中,然而辽东一行到底还是没有完成既定战略,并没有一战灭亡高句丽,再加上阿史那思摩又战死沙场,李世民难免感时伤怀。

 一片落叶飘落在他袍服之上,李世民抬起厚重的大手轻轻的拾起落叶,一撒手又随风而去。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旁边的薛仁贵受邀与天子同行,见皇帝眉头不展,低头劝慰,“陛下不必伤感,待来年春暖花开,小将愿为先锋,再战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