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答案来自她(第2页)
小院儿内今天格外热闹,左邻右舍听说了这个刚住进来不久的邻居竟然成了县试案首,都拿着东西带着孩子赶过来道贺,想着能见到案首,沾点文曲星的才气,却不想来得早了,案首还没有回来,只得放下东西悻悻然走了。
茹月和楚宁安这次过来只带了张二强和阿喜两人,这一忙碌起来才知道人带的少了,还是缺少经验啊,等到府试的时候定要多带几个过来,秦嬷嬷是一定要带在身边的,想想看,他们真的能抗事儿的下人里好像就这么一个秦嬷嬷,看来这次回去真的要想办法再买几个得力的人啊!
不得不说,俩人在一起待得时间久了,想法都是一样的。
幸好吴先生来的很是时候,阿喜也刚好赶回了家里,要不然仅凭茹月一个人还真是应付不来这些事情。
当楚宁安回到小院儿的时候,茹月已经做好了一大桌的菜,正跟着吴先生、还有徐县令和程师爷一起闲聊。
楚宁安深知几位前辈都在此等候多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歉意和不安。
他急忙快步走到众人面前,深深地弯下腰去,恭敬地对着他们行了一个大礼,并诚恳地道歉道:“抱歉!让诸位前辈久等了,实在是我之罪过,请各位前辈原谅!”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之情,仿佛因为自己的迟到而给大家带来了不便,内心感到十分过意不去。
吴先生见他如此,深知他是未能及时赶回来向自己几人报喜而愧疚,不甚在意地道,“不必如此,与同窗应酬也是在所难免,我们三人也是不速之客了。”
几人落座后,边吃边聊着这次的考题,徐县令和程师爷都是见过了那完整答案的,吴先生则是看了楚宁安带回来的腹稿。
实际上,这些文章都是精心之作,每一篇都有其独特之处和价值。然而,其中那篇名为《中庸》的致天下之民篇却格外引人注目,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智慧。这篇文章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不禁为之倾倒。它以深刻的思想、精湛的文笔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如何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问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从立意还是从表达上来看,这篇文章都堪称佳作,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