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呦呦有鹿鸣

 十年后。 

 钱江畔,天香国,大越王朝的附属国之一。 

 因这里远离北方铁骑的大匈王朝,又遥遥隔着西边虎视的大夏王朝,极少受到战乱波及,可谓国泰民安。 

 加之,大江在此入海,物产极丰,尤以盛产盐铁、茶叶出名,可谓商贾如流,繁盛富饶。 

 春山郡李氏是天香国的名门望族,家族延承百年。 

 李氏子弟代代都能涌现几个儒学大家光耀门楣,期间亦有学而优则仕者,在春山郡和天香国朝中为官。 

 这一代的李家老爷子李丰年更是几年前,才刚刚从天香国礼部侍郎的位置上退下来。 

 作为一国的肱骨老臣,新皇登基后,一旬之内竟然两次下召起复。 

 李老爷子陈情,以年老力竭、身子骨不硬朗为由婉谢。 

 可是新皇依旧御赐一面“社稷良佐”的鎏金匾额,恩允他在家颐养天年,可谓皇恩浩荡。 

 ———————————— 

 这年,大寒刚过,不久就要立春了。 

 外面虽还裹着皑皑白雪,透着阵阵倒春寒,但天气总算开始渐渐暖和。 

 天才刚蒙蒙亮,蛋黄色的晨阳在薄雾中缓缓爬出云层,寂静被琅琅读书声划破。 

 李家私塾内,一位夫子正襟危坐在紫檀木的太师椅上,眯眼打量着台下扯着嗓子,大声背书的蒙童们。 

 夫子略显清瘦,此刻头颅伴着读背书声,抑扬顿挫地转着圈圈。 

 学堂里有二十多个孩子,稍大的十五六岁,年幼的也仅六七岁,以李氏子弟居多。 

 夫子姓宋,听说是十年前李老爷子特意从外地花大价钱请来的。 

 附近街坊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说这位宋夫子是个有学问的大家,大家便求着李家,往私塾里塞孩子。 

 李家向来与人和睦,加之近年来与附近几个家族都走动频繁,便没好意思拒绝。 

 只是听说,因为孩子比预先说好的数量多了些,平时温文尔雅的宋夫子吹胡子瞪眼,大吐苦水。 

 最后还是李老爷子亲自出马,说是请宋夫子喝了顿茶,等两人喝完茶出来,宋夫子便当着众人,拍着胸脯,大义凛然地讲起了一些“有教无类”“多多益善”的话。 

 自此后,李府的下人们,任谁提到这位宋夫子,都要竖起一个大拇指。 

 “看看,多有学问的人啊,这胸襟、这气量,咱们差得真不是一星半点!” 

 “那是,我怎么跟你说来着,单单看人家宋夫子面相,就是一个有节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