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圣人赠玉(第3页)

 宋夫子几句话,便将许青白心里的层层疑问解开。 

 只不过,事到如今,他还有一问: 

 “那我的父亲?” 

 宋夫子回答道:“当年三师弟之事,至今仍有诸多蹊跷。虽现在还没个确凿的说法,但已有蛛丝马迹可寻。其中牵涉诸多大势力,亦有诸子百家的不轨之人参与谋划其中你现在还不宜过早知晓参与,但且相信信,事情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许青白听后,沉思不语。 

 宋夫子又道:“这些年来,我教你背了一些书上的圣贤文章,教了你诸多仁义忠孝的道理。以后,你修炼之余也不可把书掉下,书本虽然廉价,但书上的道理却并不便宜!闲时多翻书总是好的,开卷有益!” 

 许青白恭敬地点了点头。 

 宋夫子又叮嘱道:“你自幼心思玲珑,聪慧敏感,沉稳不躁,本是块璞玉。可是,这世间璞玉常有,而有名的美玉却不常有,何故?怕就怕那些璞玉,先是志得意满,不愿被雕琢,又自命清高,不屑与瓦砾同尘,终搞得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泯然于众人矣此关节,你仍需切记,时常自省!” 

 “让你读书,却不要死读书。很多道理在书本之外,你还需自己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花非只开于春,花开四季。川非只奔于海,川流四方。” 

 “明初心,生死一逆旅,山水、风雪、人海,皆是风景。守本心,日月两盏灯,读书、修炼、自己,都是大道。” 

 许青白深深地朝着宋景拜下,对着自己的大师伯,也是对着自己的先生。 

 宋夫子将伞递到许青白手里,又从腰间扯下一块婴儿拳头般大小的印章,替许青白系在腰上 

 他摸了摸少年的头颅,含笑说道: 

 “这是当年先生的先生赠给我的拜师礼,今日就再传给你了!山高路长,小青白,咱们来年再相逢天光处” 

 说完,宋夫子一袭青衫,御风翩翩,三步登天,消失在了天边。 

 许青白眺过远山,望向天际,久久不语。 

 他低头,将那枚印章握在手里,只见是一枚白玉花押印。 

 他辨认出玉面上镌刻有四个草字,拼成了一个如飞鸟的图形,栩栩如生,曰: 

 “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