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夜有不速客(第2页)

 许青白见女子浑身上下湿透,翻出一条干毛巾,递到女子面前。 

 女子道了声谢,笑盈盈地接过,款款走到桌旁坐下,歪起头来,一头青丝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她用纤纤玉指捏了捏头发上水渍,然后捧着那条毛巾,细细擦拭。 

 房内两人,隔得远远的,一站一坐,一问一答… 

 女子自称余虹霓,说她自小被卖入青楼 

 她出身于贫苦人家,小时候,父亲嗜酒好赌,成天在外晃荡不着家。偶尔回到家里的时候,常常也是烂醉如泥,轻则肆意辱骂妻子,骂她生不出一个带把的儿子,重则连着妻子和孩子一起毒打,以此发泄他在外头受的气。 

 每次,母亲总是一边啼哭,一边将小小的余虹霓护在怀里,任由他父亲的拳打脚踢,也不还手。 

 母亲只盼着能快点熬到天亮,待男人出了门,便又可以图个三五日的清净。 

 也因此,她们家里一年到头也没啥积蓄,反而一贫如洗,过得十分寒酸。 

 等到余虹霓长到十二三岁时,小姑娘偏偏出落得清秀俏丽,俨然一个小美人胚子。 

 于是,不怀好意之人,暗地里打起了余虹霓的主意。 

 果然,嗜酒好赌的父亲轻易就中了别人提前设下的局,最后,走投无路的他,只得将余虹霓贱卖给了对方,偿还了所欠下的赌债。 

 那帮人带着年幼的余虹霓辗转来到高水郡,又高价卖到了湖心勾栏船上,狠狠地赚上了一笔。 

 余虹霓自被卖到勾栏船上后,凭着她的俊俏模样,很快便被船上老鸨相中,对她悉心栽培。 

 老鸨还专门请来教习,不仅教她作诗填词,还教她弹琴声乐。 

 这些年,余虹霓在勾栏船上慢慢长大,不仅模样越发的出众,因为性子活络,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所以,在女子泛滥的上,小小的余虹霓,才、艺、色三馨,已小有名气。 

 然而,勾栏船上是不讲人情的。 

 老鸨这几年间舍得在她身上花费重金,不过是将余虹霓看成了一个待价而沽的商品。只要等着时机成熟,老鸨不仅要在余虹霓这棵一手打造的摇钱树上收回成本,还要再狠狠地赚上一笔。 

 从去年开始,他们开始为余虹霓造势。 

 先是选在一个客人满座的夜晚,让余虹霓隔着一张帘子,抚琴操了一曲《西江雪》。琴声时而铿锵如弹珠,时而婉转如流水,顿时赢得满堂喝彩。 

 在吊足了众人胃口后,又隔了一月,勾栏船上,又安排了一场袖舞。余虹霓赤足长袖登场,体态婀娜,轻歌曼舞,让苦等了一个月、饥肠辘辘的男人们两眼放光,惊为天人。 

 至此,余虹霓名声大噪,引来一干人等豪掷千金,只求能在酒席间见上一面,陪上一陪,搭上两句话。 

 老鸨眼看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也不理会余虹霓的苦苦哀求,开始大张旗鼓地筹办她的梳弄之夜。 

 为此,勾栏船专门花了银子雇人,让他们在坊间早早放出风声,四处宣扬余虹霓是百年难遇的可人儿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顺利把余虹霓捧成了这条勾栏船上的花魁,拍卖当晚,竟引来了周边三四个郡的名流权贵。他们备好了大把银子,三五相约,纷纷登船竞价。 

 最后,还是本郡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公子哥豪气出手,猛砸了三千两银子,一锤定音,当晚如愿替余虹霓梳弄,抱得美人归。 

 再此后,梳髻的余虹霓,便成了勾栏船上的头牌,一众有头有脸的人物纷纷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她的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