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乌合聚众(第3页)

 反正,关于这位史家公子的传闻多得很,多了到难辨真伪,也难得去辨真伪的地步。 

 而他对外的形象,也跟他自诩的风流倜傥没沾半毛钱的关系。除开他身边几个整日里只知道阿谀奉承,拍马溜须的二线纨绔外,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大多都会觉得这人就是朵奇葩,不少人选择敬而远之。 

 史家公子跟前,那个正在点头哈腰的读书人,正是此前李丰年好心资助过的那名童生。这人姓夏,单名一个良,名字倒是取得不错,但做人实在是惨不忍睹 

 为了这次能够顺利拿到把柄,他主动请缨,陪着同样死皮赖脸才终于揽到这趟差事的小公子一起来到春山郡。昨天,就是他丝毫不念旧情,不顾及李家的知遇之恩,在书房角落里,成功地搜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本禁书。之后,他更是表现得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一阵数落李丰年的不是,言称自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站在正义的一边,大义灭亲。 

 而那位大马金刀站在大门口,眼神戏谑的武将,则是这天香国春山郡里的驻军都尉。春山郡因为远离前线,平时又歌舞升平,驻扎在这里的军队不多,他算是这一带军队里首屈一指的头头了 

 史家公子昨天过的时候,吃了人少的亏。昨晚他火急火燎地赶到郡守府去搬救兵,早已得到小道消息的那位郡守不敢随意掺和进史李两家的争斗,索性带着郡尉衙役们连夜骑马跑去乡下体察民情去了 

 史家公子晚了一步,恨得牙痒痒,最后无奈之下,跑到了城外的军营里,搬来了这位救兵。 

 武将姓李,名叫李跃廷,按理说也算是李家的本家人了,但李跃廷背靠着史家这棵大树,一步步才爬到如今这都尉的位置上来的。天香国没有战事,自然赚取不到军功,回顾这名武将的一生,从没有真正上过战场,都是一路补缺上来的,端得是找到了一条捷径,让人艳羡眼红。 

 在得到了小公子的召唤后,李跃廷立场明确、旗帜鲜明,立即应承了今天这趟差事。他还真不怕如今已经人走茶凉的李丰年,更不敢轻易得罪现在如日中天的史家。再说了,这也是个机会,替小公子办好了这趟差事,回头自然又有了“军功”! 

 所以,今天一大早,李跃廷便点了一个百人队,浩浩荡荡地一路开进了城里,结结实实地将李府上下围了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