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一语中的(第3页)

 刘璟澍又说道:“儒家复礼,也是想着要恢复古时好的制度,好的东西,并不是一味地念着古时什么都好!可好多人就是看不明白啊,一代一代传下来,累积成了一个顽瘴痼疾,导致人人迷信古人,而古人迷信更古老的人,好些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怀旧,不思进取!” 

 老儒生点点头,说道:“有道理!” 

 刘璟澍见没有对牛弹琴,来了兴许兴致,接着说道:“历史有高潮也有低谷,如果老是拿当下这个不知是高潮还是低谷的现在,硬去跟历史上某个极度辉煌绚烂的时期比,这有什么好比的!有什么意义!其实今人就未必不如古人,古人也未必强过今人!如果人人都将眼光放在身后,不去思考当下,不去眺望将来,那这个世道才算是真的没救了!” 

 许青白就要拍手称快,不禁对眼前这位青衣小童刮目相看。 

 老儒生问道:“这些道理,这本书上可没说过,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刘璟澍觉得老儒生就是一个读书没读出啥出息的落魄老人,他甚至有点可怜身前的老儒生,说道:“写书的这位老爷自然没有把这些道理明着说出来这位老爷算是用心良苦,就如同面对一位经年累月害病的人,有时候猛药不仅不会去疴,反而容易伤到根本,而用以灵芝仙草、石斛人参之类的性温之物,却往往能够吊命续命!” 

 “而这也正是我钦佩之处,这位老爷实在是高明,将这些道理隐隐点到却又不捅破,有心之人读之,自然会有一番咀嚼思考,体悟到书中的道理而如果是面对那些无心之人,恐怕就算将嘴皮子说破,也是对牛弹琴,徒费口水,所以,又何必要明说!” 

 老儒生赞赏道:“你能够从这本书上,读出这么多的道理,也算是有一颗玲珑心了你读书几年了?既然这么仰慕这位老爷,嘿嘿嘿,现在有无师承?” 

 许青白闻言,眼皮子一跳,师公为何有此一问?莫不是心血来潮,又动了许久不曾有过的心思? 

 想到这里,许青白忍不住又去打量了一番身旁的这位青衣小童,该不会被他先前一语中的吧! 

 谁是谁叔还真不一定了! 

 而这边,刘璟澍闻言,明显也是愣了一下,心想,不是我在忙你解惑吗,什么时候调头回来,轮到你有资格对我评头论足? 

 腰间挂个死耗子,你冒充打猎的呢? 

 他赶紧打住老儒生的话,生怕后者要以一副前辈读书人自居,他干脆自己先占个先,语重心长地说道:“所以说啊,咱们读书,不能光看字,还得多想想道理,多有些自己的主意!你看看你,都一把年纪了吧,想必读书的时日也不短了吧,难道在这之前就没有想到过这些?要是像你这般读书,一百年、两百年也读不出个名堂实在是不可不鉴啊!” 

 老儒生点点头,恭恭敬敬,一副‘受教了’的表情。 

 许青白瞪大眼睛望着刘璟澍,弱弱地来了一句:“著书的这位老爷眼下就站在你面前呢,你小子留点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