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流水线

县衙附近的一家大院落,被杨临买下来后建成了一个匠作坊。

 还派了二十几个营兵日夜轮流守护。

 鲁瓒正在带着徒弟打磨着做神臂弩的木料。

 “鲁老。”

 杨临走进来打了声招呼。

 见到杨临,鲁瓒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恭敬的起身。

 “县尊来了。”

 在杨临的示意下,木匠们不用行礼,接着做手上的事情。

 随后他看向鲁瓒。

 “鲁老,现在有多少架神臂弩?”

 “上次给守备营送去了五十架,新做好的有二十余架。”

 鲁瓒直接说道。

 杨临微微点头,再加上之前的,一共就是八十余架,数量还是有点少。

 楚州有马,不过是矮马,体格小耐力强,用来驮运物资可以。

 但在战场上和金人的战马比起来简直云泥之别。

 如今齐丰的骑兵营虽扩充到了一百骑,但大多都是楚州马,只有三十余匹是他们从北方带来的。

 对付金人骑兵,主要还得靠弓弩。

 “鲁老,我有个提议,你看可否?”杨临拿起一架未完成的神臂弩,仔细看了看。

 鲁瓒恭敬地站在一旁回道:“县尊请说。”

 “弩机工艺复杂,娴熟的老工匠做一架出来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新人从头开始学则要更久。

 但若是把整个神臂弩拆成一个个的部件,一个学徒只需要做其中一个部件,最终再由老工匠组装成型,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

 杨临提出的是流水线的生产方法。

 要说效率,没有什么能强过流水线的。

 实际上古代也有类似流水线生产,但不如杨临说得那么细分。

 如今神臂弩的不足之处,已经被鲁瓒改进得差不多了,完全可以流水化生产。

 “一人只做一个部件,久而久之便熟能生巧,做起来更快不说,还能将各个地方隔开,不用担心制作技艺被偷学出去。”

 杨临的话刚说完,鲁瓒突然抓住了他的胳膊。

 有些兴奋地说道:

 “县尊,小老儿早就想跟您说了,光教这几个徒弟教不过来,根本没空做其他的弩,若照县尊所言,每个人只要教一部分的话,肯定能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