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渔翁得利(第2页)
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突然之间变成了现实,实实在在的好处落在了他们手中。
谢少陵成为了冀州郡百姓口中和心目中救苦救难的活菩萨,甚至有老百姓自发行动为他建庙宇,筑神像。
老百姓所求的其实从来都很简单,吃得饱,穿的暖,睡的安稳,仅此而已。
皇城中,为了一个冀州郡守的位置,各方势力角逐了月余之久,最后这个位置竟然落在了清流一派手中。
在大渊,世家与勋贵把持着朝中几乎所有关键的职位,寒门出身的学子靠科举挤进朝堂,但朝堂却很难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为了在夹缝中求生,他们抱团取暖,这才有清流一派的说法。
而清流一派的所有官员,唯有刑部尚书职位最高,简在帝心。
但冀州郡守这个位置,却并非是刑部尚书争取来的。
事实上,这个结果张尚书也很意外。
实在是世家与勋贵私底下斗得太难看,触怒了皇帝。
刚好新提拔的户部侍郎苏瑾谦应皇帝要求,呈递了一份冀州历年土地分配、地税征收的文书,皇帝正心烦时,看到那份条理清晰的文书,当即意识到苏瑾谦是一个能干实事的人才。
不过,为了避免再在官员任命上出乱子,皇帝这次比较谨慎。
他私底下召见了苏瑾谦数次,以那份文书为基础,多番考教,不止是户部本身的职责,还涉及到民生与发展等等。
苏瑾谦的才能与理念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皇帝当即下令任命他为冀州郡守,着禁卫军护送他走马上任。
之所以让禁卫军护送,是为了保证他能安全到达冀州郡。
从任命书下达的那一刻起,苏瑾谦就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即便有禁卫军护送,一路也是险象环生。
但好在,他最终活着到达了冀州郡。
而这个时候的冀州郡,已经被谢少陵整治的差不多了。
等待苏瑾谦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冀州郡。
谢少陵与之交接完,就该班师回朝了。
从谢少陵带着护卫军离开冀州郡那一刻起,皇帝就开始了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