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守望关源岭
第七十五章 “白头翁”老师的伤心事儿(第2页)
“黄……”课堂上,小同学们童声稚气的诵读声此起彼伏,那是他们人生旅程的起点,也是他们与这片土地不解之缘的开始。
这位教书先生,虽然年纪尚不到五十,但已满头白发,因此被调皮的学生们戏称为“白头翁”。他不仅教书育人,还耕种着几亩薄田,与芦根儿家同住在古寨葫芦庄。他们之间的故事,如同黄河水一般,源远流长,又充满了波折。
“白头翁”老师与芦根儿有着相似的命运。在芦根儿这个年纪,他也曾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那是一个夏天,黄河发大水,将“白头翁”家在黄河滩种的几亩西瓜即将淹没。他的父亲不顾一切地冲进洪流,拼命争抢着一地即将成熟的大西瓜。然而,一股强大的水浪袭来,他的父亲就这样消失在了汹涌的波涛中。只留下那些翻滚的西瓜,在浑浊的水浪中随波逐流。
大水退去后,“白头翁”的家人借来村里的打鱼小船,顺着河岸向下游搜寻了半个月,却一无所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份绝望与痛苦,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直到半年后,一个风尘仆仆的外村熟人突然造访,带来了一个令人心惊又怀揣一丝希望的消息。据说,在离古寨东边十几华里的辽阔黄河滩上,有人无意间发现了一具被岁月侵蚀得仅余白骨的男尸。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宛如茫茫黑夜中的一缕微弱光芒,又如同一根即将沉没的溺水者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让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白头翁”及其家人亲戚们看到了久违的希望之光。他们怀着既紧张又期盼的复杂心情,火急火燎地收拾行装,匆匆踏上探寻之路,急切地想要亲眼确认那具白骨是否就是他们日夜思念的亲人。
在一片枯黄的芦苇丛中,他们找到了那具骷髅。骷髅上没有衣物,只有头发还散落在头颅旁的稀泥中。从骨骼和尚未腐烂的短发来看,像是个成年男性。但到底是不是“白头翁”的父亲,却无从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