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章 忙里偷闲唱一段
黑蛋说的大柳树,就是“大清先生”张至卿地头儿那棵大柳树。远远看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撑在麦田里,离这儿隔着一条走车的土路,大约还有两三百步远的距离。几百步不算太远,可隔着好几块儿麦田,看上去似乎麦田把距离拉远了一些。
“大清先生”这时也不例外正在割麦。他依然穿着灰色的单袍,戴着那顶平时戴的软布礼帽,白净的粗布袜子穿在一双黑帮皂底儿的老布鞋里。他那把穿着蓝色布套儿的宝贝坠子大弦,就稳稳地放在他割下的麦堆上。
他的腰板里好像长了根铁棍儿老是弯不下来;灰色的单袍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浸湿贴在瘦肉上,脑后的辫子稍儿也滴着汗珠儿。不知道他何时辰来到地里割麦,这时日头已过了午时,他的两分地的麦子还有一半没有割完。
他身边的麦地里,几只小燕子贴着麦稍儿不断飞来飞去,小燕子在飞舞中不时“唧唧喳喳”鸣叫几声,好像在嘲讽“大清先生”。
临边儿的“武教师”领着她的老婆和他的两个闺女也在割麦,“武教师”与“大清先生”近在咫尺,但谁也不理会谁,“武教师”一家人儿对“大清先生”熟视无睹,好像“大清先生”不存在一样。
“大清先生”也是如此,他连斜眼儿瞄一下“武教师”一家人儿都没有。
“大清先生”现在不像以前那样害怕“武教师”了,那次黑蛋与“武教师”过招儿,就证明了“武教师”不过是只画在纸上的老虎,只能吓唬不知底细的人儿。“大清先生”知道“武教师”再也不敢轻易欺负他了,“大清先生”心里也清楚,“武教师”并不害怕他“大清先生”,他“大清先生”手无缚鸡之力连小孩子也不会害怕他,“武教师”是害怕黑蛋,害怕他欺负“大清先生”万一被黑蛋遇着。但大清先生”也不敢轻易招惹“武教师”,“武教师”就凭那点儿能耐收拾“大清先生”还是绰绰有余的。
“武教师”一边割麦一边与老婆孩子说说笑笑,好像是故意让隔边儿孤独的“大清先生”看热闹,使“大清先生”感到既孤独有没趣儿。“大清先生”闷闷不乐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就滑稽地向麦地里不断翻飞的小燕子大声说起了话,以此抵消隔边儿“武教师”故意弄出的说笑热闹。
“小燕子哇……你们轻盈地飞来飞去,是在吃蚊虫还是在玩耍?俺家的屋檐有一个燕子窝儿,好几年了,冬天冷了燕子就飞往了南方,春天暖和了燕子就飞了回来,很守时的。夏天燕子夫妻就孵出了小燕子,一般是一窝四只小燕子,有时也会孵出五六只,天一亮就啾啾啾地鸣叫,叫声可好听了。老百姓都说你们小燕子有灵性,燕子筑巢专挑善良人家,能给善良人家带来祥瑞。”“大清先生”掂着镰刀直起腰,“麦地里这几只小燕子好像是俺屋檐的燕子,样子叫声都一模一样……俺记得有位诗人为你们燕子写了一首小诗,俺把诗念给你们听,让你们听听品品诗的味道,你们一定会喜欢这首诗的……”这时“大清先生”把声音提得更高了,“诗人是这样写的:燕子筑巢在屋檐,每年育雏四五只。啾啾鸣叫生祥瑞,冬去春来恁守时。”“大清先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完诗,“呵呵”嬉笑几声说道:“小燕子呀……你们要是真的喜欢这首小诗,我把这首诗写下来贴到你们的窝子旁边,俺空闲时来教你们诵读诗句。”
“武教师”已经上学的大女儿听了可能觉得有点儿意思,也许她对这首小诗有点儿感兴趣,就站起身来扭脸微笑着向“大清先生”这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