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土匪头子“乔三刀”
说起古寨葫芦庄那年抗击土匪,那是发生在初春中国的农历三月初三。三月三恰好是炎黄子孙的先祖黄帝圣诞的日子,但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吉祥的日子里,人们准备的不是庆贺黄帝的圣诞,而是要准备与土匪干仗了。
寨外田野里的桃花刚刚绽放,河堤上的柳树刚刚染上一抹翠绿,寨墙上的枸杞、紫藤、野葡萄、爬山虎刚刚在老根上发出翡翠般的嫩芽儿,按照当地农民的粮食收获季节来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盘踞在离古寨葫芦庄大约十几华里的何家营和马家营的一支杂牌军,原本就是一帮土匪队伍,后被民国政府招安收编,变成了国军地方武装,负责河南西北部的地方治安。由于乱世中的官府自顾不暇,断了他们的军饷给养,这支杂牌军就又恢复了原来的土匪本性,不但不治地方的安全,而且穿着国军的衣服、打着国军的旗号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说起这帮土匪队伍,队伍里的土匪大多是土里刨食的农民,由于生活的逼迫就当了土匪,要不是为了生存谁想当土匪哇?土匪并非天生就是土匪。这支土匪队伍的老巢何家营、马家营,这是两个挨边儿的村庄,这两个村庄虽然离原武县管辖的古寨葫芦庄不远,但归武陟县管辖。这两个村庄的田地由于以前被黄河发大水淹过变成了盐碱地,田地里四季白乎乎一片潮盐潮碱不长庄稼,甚至连荒草也不生长。所以这里安分老实的良民百姓就靠熬碱熬盐,用独轮推车把土碱土盐卖到外地艰辛地维持生计,这里不安分的胆大汉子为了生存,就铤而走险聚众干起了土匪勾当。
这支土匪队伍的头子是离何家营、马家营不远的乔庙村的。乔庙村是一个小集镇,大多数人家姓乔,这个土匪头子也姓乔是本地人,由于脸面上有三道刀痕所以人们都叫他“乔三刀”。方圆百十里没有不知道“乔三刀”的,他以心狠手辣著称,当地妇孺百姓听到“乔三刀”的名字儿心里都要打一个寒战。夜里老百姓吓唬哭夜的娃娃,常常都会说“再哭……乔三刀就来啦!”娃娃立马就止住了哭声。
说起土匪头子“乔三刀”,老百姓怕归怕、恨归恨,但他家庭的遭遇也令人唏嘘不已,甚至心生同情。
他家原本是乔庙村一户有钱的富商,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一天夜里何家营、马家营的土匪闯进了他的家门抢劫,把他的家人全部杀尽,他身上挨了数刀脸上挨了三刀也死在了血泊里,可土匪走后不久他竟然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他心怀仇恨在外地亲戚家躲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一天夜里他憋在心里的仇恨再也隐忍不住了,就手掂两口利刃摸到何家营、马家营的土匪老巢,把几个土匪头子一齐斩杀,余下的土匪喽啰吓得跪下拜他为首领。从此他就带领这帮土匪烧杀抢掠,比以前的土匪还要凶狠。也可能是吸取了他以前的生死经验,打家劫舍从来不留活口,无论妇孺老幼全部杀光杀尽,连房子也要烧个精光,以防留下活口以后向他报仇。国民政府把他的土匪队伍招安收编后,“乔三刀”当了地方部队治安司令,土匪的活计算是消停了一些时候。消停了没多长时间,由于国民政府断了他们的给养,他们就又干起了土匪的勾当,就密谋攻打抢劫钱多粮多牲口多的古寨葫芦庄。
有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乔三刀”为了抢劫古寨葫芦庄的钱粮和牲畜,调集几百号人马,携枪架炮把古寨团团围住。按照古寨的历史传统,这一天是寨子里集市贸易日,也就是当地百姓称之为“赶会”的日子。可是前来赶会的不是十里八村的老百姓,而是一群武装土匪,在这个赶会日里,谁也没有胆量敢来古寨搞买卖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