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名声大燥(第2页)
这两人显然喜懵了,一家人围着表哥表弟喜不自持。
她在边上等了一下,才跟外婆说起了吃饭的事情。
罗三舅这才想起这件大事,立刻在人群里穿来穿去给她找帮手。
而怀初把这事儿弄完,这才去了许家父子边上,许老爹不知道刚说了什么,正在用衣袖擦眼泪,旁边的怀安倒是一脸淡定,仿佛过了县试的不是他一样。
“怎么?过了县试还不高兴?”她打趣道。
“没有!”怀安否定道,“其实没什么好高兴的,这才是起点而已,连童生都不是呢!”
“怎么不能高兴?一个顺利的起点能给人足够的信心吧?你看爹,这会儿多高兴!”
怀安点了点头,其实他知道爹高兴的缘由,只是对他来说,这才真是万丈高楼的地基,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他心里没有特别的开心,就想回去看看书……
不管怀安怎么想,村里除了没有男丁的秦家,几乎家家都有人考过,这等事情对于没有抱希望的家人来说,简直就是天降大喜。
原来自家不成器的孩子,居然也成气了吗?
所有人都乐的合不上嘴,而处在人群中央的关东城那更是名声大噪。
来的路上大家都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个村子出了这么多的读书人,他们的老师就是这位新鲜出炉的关秀才。
自己中了秀才的情况下还能带着这么多的孩子一起过了县试,若不是一年一考,他们甚至都不敢想这个村是不是能出十几个童生出来。
大家读书为的什么?为的不就是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吗?
可现实就是,很多人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考上童生,不然怎么会有老童生这个词呢?
这么难的事情,他们村里人就这么轻易的通过了?
这才是让所有人激动的点。
上次关秀才拒绝了那么多人,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只给自己人?
有人心里盘算、有人顾着吃饭,而被关东城塞了几个红封的差役,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自然是要回城里复命的。
当下关东城带着村里人客气的将人送到了河边,这才对着不肯离去的百姓们邀请他们简单的吃顿便饭。
很多人留着不肯走,打着各种小算盘,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得罪人。
他们这头回了村子,村里刚刚已经有了准备的人已经把桌椅板凳端了出来,瓜子糖果什么的肯定没有,就只能把粗陶碗拿出来给大家砌茶喝。
村里喝的茶那必然不是买的那种,就是怀初秋天带着孩子们在山里晒的野菊花、车前草、蒲公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