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产能拉满,国家买单!(第2页)

 至于t-1000年产一万吨。

 对比下来,好像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

 对于李阳自谦渔威乃是小微企业,刘致远可不赞同。

 这要是小微企业,让其他公司怎么活?

 他苦笑摇摇头,调侃道。

 “李阳同志,以后可不要说渔威是小微企业了。”

 “这要是让其他民营企业知道小微企业的标准这么高,估计要引发一波小微企业倒闭潮……”

 搞出军工碳纤维的企业,这能叫小微企业吗?

 最重要的!

 产能还这么高。

 一条生产线,顶得上别家企业一年的产量。

 关键是渔威还有多条生产线。

 这要是全部开启。

 即便军方财大气粗,也吃不消啊!

 范小虎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咽了咽口水。

 随后眼神一凝,下定决心。

 “李阳同志,不要缩减产能了,也不要拆除另外的生产线。”

 “生产!给我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有多少,军方就要多少!”

 以前百亿、千亿的军费用来进口。

 现在自己国家的企业不仅有更好品质的碳纤维,产能还完全跟得上。

 这要是不全买下来,不仅心痒难耐,还愧对组织和人民的期望!

 李阳听到这话,顿时喜上眉头。

 “真的假的?!”

 要是军方将全部生产线生产的碳纤维买下来,对于渔威而言,将会是一笔大额收入。

 受之前舆论风波的影响,渔威这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再盈利。

 如今产线被国家纳用,接下来就只能靠[水陆两栖钓鱼台]了。

 但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同样需要大额投资。

 他正愁这笔钱该从哪里筹齐呢?

 没想到问题直接解决!

 军方的这笔大订单下来,还愁没有钱开辟新产品?

 范小虎点头肯定。

 “千真万确!”

 “你尽管生产,其他的一切,国家买单!”

 “另外,让渔威财务部尽管与我们对接,马上打钱!”

 既然让人家开足马力生产,必然得先让对方安心。

 钱到位,心就安!

 对于这些事情,范小虎心知肚明。

 至于渔威生产出来的碳纤维质量过不过关,能不能达到军方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