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莫拉维克悖论!(第2页)

 他看着无人机仿若拟人化的智能系统,提出了困扰他很久的一个问题。

 “李工,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你设计的这款无人机,在细节化的智能操作中,比如你所说的监视浮漂,无人机是如何判断出,它是因为有鱼上钩才拉动浮漂,而不是被风吹动、树枝等障碍物干扰而发生动静。”

 “这种细微的监视,别说是智能化监视系统,就是人眼,有的时候也会做出误判,这是如何做到的?”

 不仅仅是他,在场的其他研究人员听到邹教授提出这个疑问,也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洗耳恭听,满脸期待等待着李阳的解答。

 李阳闻言,干脆脱掉手中的手套,耐心解释道。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要引入一个说法,叫做莫拉维克悖论!”

 众人一听,顿时眉头紧锁。

 莫拉维克悖论?

 这……

 邹鸿才说道。

 “李工不妨展开讲讲。”

 李阳颔首,继续道。

 “莫拉维克悖论,是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者所发现的一个和常识相左的现象。”

 “与传统意义上的假设不同,人类具备的独有高阶智慧能力只需要非常少许的计算能力。比如常见的推理能力,只需要用到大脑简单的逻辑思考能力,便可以进行。”

 “反之,往往是一些无意识的技能和直觉,却需要庞大的运算能力。很简单的例子,你下意识的躲避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事后往往会大口喘息,或者惊魂不定,脑袋发懵,这就是运用了庞大运算能力后的‘后遗症’……”

 “这一理论用在人工智能化系统上,同样解释的通!”

 李阳停顿了一会儿,环视一周,看到在场很多人都在认真听讲,愈发激起了他心中的兴趣,继续道。

 “无人机可以很轻松的监视某个固定画面,但要做到监控某个画面的细微动作,却需要用到庞大的运算。”

 “基于这一点,在设计这款无人机时,我在超声波、双目视觉、imu和气压计等传感器上,费了很大功夫,解决了很多痛点。”

 “比如在气流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地形复杂的地方平稳飞行。甚至,无人机冲破高楼玻璃之后,能在一秒之内,迅速感知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