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水莽草(第2页)

 祝生的母亲在得知儿子的噩耗后,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瞬间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她悲痛欲绝,哭得声嘶力竭,泪水如决堤的江河般汹涌而出。她用颤抖的双手为祝生料理了后事,将他埋葬在了那片寂静的土地中。祝生生前留下了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此时才刚刚满周岁,还不谙世事,对这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一无所知。祝生的妻子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和无尽的苦难,无法坚守这份贫苦与孤独,在半年后选择了改嫁他人,离开了这个曾经充满温馨如今却支离破碎的家。可怜的老母亲独自承担起了抚养年幼孙子的重担,生活的艰辛如同沉重的枷锁,让她疲惫不堪,过度的劳累使得她原本红润的面容变得憔悴不堪,满头青丝也渐渐染上了白霜。她每日每夜都沉浸在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之中,以泪洗面,常常在那破旧的屋里抱着孙子,声泪俱下地痛哭流涕,那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

 有一天,正当母亲在屋内抱着孩子,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中无法自拔时,祝生的身影竟如同梦幻般悄然无声地出现在了屋内。母亲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得浑身一颤,手中的孩子差点掉落,瞪大了眼睛,泪水还挂在脸上,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句:“儿……儿啊,你……你怎么回来了?”祝生的脸上满是愧疚和心疼,他缓缓走近母亲,轻声说道:“母亲,儿子在地下也时刻牵挂着您。听到您那肝肠寸断的哭声,儿子心中悲痛万分,实在放心不下,所以特意回来侍奉您。儿子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在地下也幸运地成了家,如今带着媳妇一同回来,希望能为您分担劳苦,让您不再如此悲伤,过上安稳的日子。”母亲听后,心中既惊又喜,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儿子,连忙问道:“那我的儿媳妇是谁?”祝生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说道:“寇氏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她所害,儿子对她恨之入骨。死后,儿子一心想要找到三娘报仇,却始终不知她的下落。直到最近遇到了庚伯,在他的指引下,儿子才找到了三娘。儿子赶去时,发现三娘已经投胎到了任侍郎家。儿子心急如焚,强行将她捉了回来。如今,她已成为儿子的媳妇,我们相处得还算融洽,母亲不必担忧。”正说着,过了一会儿,只见门外一个身姿婀娜、光彩照人的女子走了进来。她妆容华丽,服饰艳丽,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质。一进门,她便毫不犹豫地伏地向母亲叩头拜见,动作轻柔而恭敬。祝生赶忙说道:“母亲,这就是寇三娘。”虽然寇三娘并非活人,但母亲看着她端庄秀丽、温柔可人的模样,心情总算稍微得到了些许慰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祝生见母亲情绪稍有缓和,脸上的愁云散去了一些,便指使三娘干活,希望她能尽快融入这个家庭。三娘向来养尊处优,从未做过这些粗活重活,一开始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她还是顺从地应了下来,没有丝毫的抱怨和不满。而且在干活的过程中,她表现得很是乖巧听话,惹人怜爱,让人忍不住对她心生欢喜。从此,他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原来的屋子里,虽然生活简单清苦,但也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寇三娘也留了下来。

 寇三娘心中始终牵挂着自己在寇家的父母,她希望能让家人知道自己如今的状况,也好让他们放心。于是,她请求母亲将她的情况告知寇家。祝生心里本不想声张此事,他对寇家当初见死不救的行为仍耿耿于怀,觉得没有必要与他们再有往来。但母亲见三娘心意已决,眼中满是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最终还是顺从了她的意愿,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寇家。寇家的老夫妇听说后,心中既惊又喜,同时也充满了愧疚和担忧。他们不敢耽搁,赶忙乘车急匆匆地赶来。当他们亲眼看到寇三娘安然无恙地站在面前时,激动得老泪纵横,忍不住相拥而泣,哭声悲切,充满了对女儿的思念和疼爱。老妇人环顾四周,看到祝生家贫困简陋的景象,心中满是悲伤和怜悯,暗暗责怪自己当初的自私和无情。寇三娘却一脸坦然,宽慰道:“人已为鬼,又何必嫌弃贫穷?祝郎母子对我情意深厚,真心相待,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安心,也很满足。”接着,她好奇地问道:“那个在茶棚的老妇人是谁?”祝生回答说:“她姓倪。她自觉没有能力迷惑过往行人,无法完成成为水莽鬼替身的任务,所以央求女儿帮忙。如今,她已经投胎到郡城一个卖浆的人家,开始了新的人生。”寇三娘转头看向祝生,眼中满是柔情,说道:“既然已经成为夫妻,却不前去拜见岳父岳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我这心里怎能踏实?”祝生听了,觉得有理,心中的怨恨也渐渐消散了一些,便跟着寇三娘一同前往寇家拜见。寇三娘则走进厨房,代替婆婆下厨做饭,动作熟练而麻利,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热情地招待客人。寇家老夫妇看着寇三娘忙碌的身影,心中既难过又心疼,同时也对祝生一家充满了感激和愧疚。待他们返回寇家后,立即派了两个伶俐乖巧、手脚勤快的婢女前来,专门为祝生一家服务,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不仅如此,还送来了一百斤沉甸甸、黄澄澄的金子、几十匹色彩鲜艳、质地优良的布帛,并且不时地送来美酒佳肴,让祝生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寇家的慷慨帮衬下,祝生的母亲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日子也不再那么艰难,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寇家也时常接寇三娘回去省亲,共享天伦之乐。每次住上几天后,寇三娘总会惦记着祝生家中的事务,说道:“家中无人照料,应该早些送我回去,以免婆婆和夫君过于操劳。”有时故意拖延她,想让她多住几日,她便会不顾阻拦,自行飘然而归,不愿给寇家增添麻烦。寇翁见祝生家房屋破旧狭小,担心他们居住不便,便主动出资替祝生建造了宽敞高大、气派非凡的房屋,屋内的布置和陈设也准备得十分周全细致,尽显奢华。然而,祝生却始终未曾踏入寇家的大门一步,他心中的那道坎依然难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