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庚娘(第3页)

 妇人送黄翁夫妇出门的时候,小声说道:“都怪我忘了嘱咐看门人,以至于出了这样的差错。娘子说了,要是你们想念她,可以让老夫人假装成卖花的,和刘老太太一起来。”黄翁连连点头答应,回去之后将这番话告诉了刘老太太。刘老太太对黄家女儿也是思念至极,立刻答应和黄翁一同前往柳家。经过十几道关卡,两人才终于到达了黄家女儿的住处。黄家女儿看到他们,喜极而泣。只见她穿着华丽的披风,戴着精美的发髻,身上佩戴着珠翠玉石,绫罗绸缎,浑身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她轻轻嘤咛了一声,周围的大小婢女立刻围了过来,搬来金椅放在床边,又放上两个夹膝。聪慧的婢女迅速沏好茶端上来,大家各自用隐语相互寒暄,说到动情之处,不禁都泪眼汪汪。

 到了晚上,黄家女儿让人打扫房间,安置黄翁夫妇休息。床上的被褥温暖柔软,都是过去黄家富裕时都未曾享受过的待遇。就这样住了三五天,黄家女儿对他们情意深厚,照顾得无微不至。刘老太太总是趁着没人的时候,把黄家女儿拉到一旁,哭着向她说明当年的过错。黄家女儿说道:“婆婆,我们母子哪里有什么过错不能被原谅的?只是郎君心中的愤怒还未消除,我怕被他听到。”每次柳和过来,黄家女儿都会赶紧跑开躲藏起来。

 有一天,黄家女儿和刘老太太正在房间里促膝谈心,柳和突然推门而入。看到刘老太太和黄家女儿坐在一起,柳和顿时怒发冲冠,大声责骂道:“哪里来的村妇,竟敢和我的娘子并肩而坐!应该把你的鬓毛都拔掉!”刘老太太吓得脸色苍白,急忙上前说道:“这是老身的亲戚,王嫂是卖花的,还望郎君不要责罚。”柳和听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拱手向刘老太太道歉。然后坐下说道:“老太太来我家已经好几天了,我最近实在是太忙,都没有时间和您好好叙谈。不知道黄家那两个老家伙现在过得怎么样?”说着,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冷笑。刘老太太说道:“他们都还好,只是日子过得十分贫困,难以维持生计。官人大富大贵,为什么就不能念及一下翁婿之情呢?”柳和一听,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声说道:“当年要不是您可怜我,赏赐给我一碗粥,我哪里还有机会回到家乡!如今他们黄家做出那样不仁不义的事情,我怎么可能还和他们有什么瓜葛!”越说越生气,忍不住跺脚起身大骂起来。黄家女儿在一旁听到柳和这番话,心中十分恼怒,说道:“他就算再不对,那也是我的父母。我千里迢迢赶来,一路上风餐露宿,手都皴裂长疮,脚趾都磨破了,我自认为没有做任何对不起郎君的事情。你怎么能当着我的面这样辱骂我的父亲,让我如此难堪?”柳和听到黄家女儿的指责,这才渐渐收敛了怒气,起身离开了房间。黄老太太在一旁羞愧得无地自容,再也待不下去了,向黄家女儿告辞想要回去。黄家女儿心疼父母,私下里给了黄老太太二十两银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翁夫妇回去之后,柳家很久都没有传来音信,黄家女儿心中十分挂念。柳和得知后,于是派人去接他们过来。夫妻二人到了柳家,想起之前的种种,惭愧得不知如何自处。柳和说道:“去年你们前来,我招待不周,又没有明白相告,得罪之处甚多。”黄翁只是唯唯诺诺,不知如何应答。柳和为他们更换了新的衣服和鞋子。留他们住了一个多月,黄翁心里始终觉得不安,多次请求回去。柳和便赠送了一百两银子,说道:“西边的商人给五十两,我如今加倍给您。”黄翁惭愧地接受了。柳和用车马送他们回去,黄翁家到了晚年也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异史氏说:“就像孟尝君在雍门哭泣之后,那些门客纷纷离去,不再出现,这让人愤怒得想要闭门不再结交任何客人。然而像宫梦弼这样的良朋为柳家埋葬尸骨,最终石头变成了金子,不能不说是柳芳华慷慨好客的报答。黄家女儿在柳家坐享荣华富贵,俨然如同嫔妃,不是像她这样贞节奇异的女子,谁能担当得起这样的福分而心中无愧呢?上天不会随意降下福泽,就是这样的道理。”

 乡里有个富人,一心积累财富,贪婪无度,算计到了骨子里。他窖藏了数百两银子,却唯恐被别人知道,所以故意穿着破棉絮做的衣服,吃着糠秕来假装贫困。亲友偶尔来访,他也不曾准备鸡黍这样的饭菜来招待。有人说他家其实并不贫困,他就会怒目而视,仿佛对方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到了晚年,他每天只能吃一升榆皮屑,手臂上的皮肤褶皱垂下一寸长,可即便如此,他所窖藏的银子最终也不肯拿出来使用。后来他的身体渐渐瘦弱憔悴。临死的时候,两个儿子围在他身边询问家中财产的事情,他还不肯马上告知;等到觉得自己确实已经到了危急关头,想要告诉儿子,可儿子赶到时,他已经舌头僵硬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拼命抓着心口,嘴里发出“呵呵”的声音。他死后,子孙们因为贫穷连棺材都置办不起,最后只能草草埋葬了他。唉!如果窖藏银子就认为自己富有,那么国家的数千万库银,为什么不能指为己有呢?真是愚蠢至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