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潞令

宋国英,乃是出身东平的人士,凭借着教习的身份,机缘巧合之下获授了潞城令这一官职。然而,此人心性贪婪无比,行事作风残暴至极,丝毫没有半点仁德与怜悯之心。尤其在催收赋税这件关乎百姓生计的大事上,他所采用的手段更是严酷到了极点,简直视百姓的死活于不顾。那些被他残忍地施以杖刑,最终悲惨地丢掉性命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横七竖八、惨不忍睹地堆积在公堂之上。那场景,鲜血四溅,哀号遍野,真可谓是人间地狱,让人不忍直视,一片凄惨悲凉到了极点的景象。

 我的同乡徐白山,在一次偶然的出行中恰好路过此地。他满怀正义与同情,亲眼目睹了宋国英这般蛮横霸道、无法无天的恶劣行径。徐白山心中的愤怒与不忍如同烈火般燃烧,他实在无法坐视不管,于是以一种委婉而含蓄的方式对宋国英进行了诚恳的劝诫,说道:“您身为这一方百姓的父母官,本应肩负起关爱百姓、守护民生的重任,如同呵护自己的亲生子女一般给予他们关怀与保护。可是,您如今展现出的这为官的威风气焰,怎能够嚣张跋扈、肆无忌惮到如此令人发指、令人心寒的地步呢?”

 然而,令人倍感失望与愤怒的是,宋国英不仅没有因为徐白山这番发自肺腑的劝诫而有丝毫的反思和悔改之意,反倒是一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洋洋自得的丑恶模样。他目中无人地大言不惭道:“哎呀!这可不敢当!虽说这官职不大,手中权力有限,但我上任不过短短百日,就已经诛杀了五十八个人啦。” 从他的这番不知羞耻、充满狂妄的言语之中,人们看不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愧疚与悔悟之意,有的只是满满的自我陶醉、自我膨胀的得意之情。在他眼中,那些无辜百姓的生命仿佛如草芥一般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他有半分的珍惜与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