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鸽异(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公子继续巧言不停地向少年请求,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和贪婪:“少年郎,您的鸽子如此出色,实在是让我心驰神往。您方才所展示的那些鸽子,每一只都堪称绝世珍品。我对它们的喜爱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能否再多赐我几只,以满足我这炽热的渴望?” 少年听了张公子这番话,眉头皱得更紧,脸上露出些许不悦之色,说道:“公子,我已将这两只白鸽赠予您,您应当知足。其余的鸽子,我实难再割爱。”

 然而,张公子却并未就此罢休,他仍旧不依不饶,试图说服少年改变主意。就在他们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张公子的家人举着麻杆做的火把走进来寻找主人。那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照亮了这神秘的庭院。当他们的目光转向少年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少年的身形逐渐变得模糊,瞬间化作了一只如同鸡一般大小的白鸽,挥动着洁白的翅膀,向着高远的云霄冲去,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再看刚才他们所在的地方,眼前的院子和房屋也都如梦幻泡影般不见了踪影,原来这里竟然是一座小小的坟墓,坟墓上种植着两棵郁郁葱葱的柏树。在清冷的月色下,柏树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神秘之地的过往。

 张公子和他的家人怀着满心的惊讶和疑惑,抱着那两只白鸽,一边感叹着今晚的奇妙经历,一边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那回家的路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寂静,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响。

 回到家中,张公子试着让这两只白鸽飞翔,发现它们依然像当初那样温顺驯服,听从他的指令。虽然这两只白鸽并非是最为出众的品种,但在人间也算得上是极其罕见的了。因此,张公子对它们倍加珍惜,爱惜至极。他为它们精心准备最好的食物和舒适的鸽舍,每日都要亲自查看它们的状况。

 就这样,时间匆匆流逝,过了两年。在张公子的悉心照料下,这两只白鸽成功地繁殖出了三对雌雄鸽子。这些新生的鸽子们个个健康活泼,为张公子的鸽舍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在这段时间里,即使是张公子的亲戚好友前来请求,希望能够得到一只鸽子,张公子也坚决不肯答应。那些亲朋好友们有的软磨硬泡,有的甚至许下重金,但张公子始终不为所动,他视这些鸽子如同自己最珍贵的宝物,不愿与他人分享。

 有一天,张公子父亲的一位好友某公,这位某公是一位身份尊贵、权势显赫的官员,偶然见到了张公子。某公开口问道:“听闻你养鸽有道,不知如今养了多少鸽子?” 张公子恭敬地回答了某公的问题,然后便退下了。张公子心中暗自怀疑某公或许对鸽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他开始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某公的这份关注。然而要他割舍自己心爱的鸽子,实在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但转念一想,某公作为长辈提出了请求,自己又不能重重地拂逆他的心意。而且,张公子也不敢拿普通的鸽子来应付某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精心挑选了两只白鸽,小心翼翼地装在笼子里送给了某公。在张公子的心中,他觉得自己所送的这两只白鸽,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千金之重。

 有一天,张公子再次见到某公时,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得意的神色,期待着某公能够对他所送的鸽子表示赞赏和感谢。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某公竟然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张公子心中的期待渐渐变成了疑惑和不满,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之前我送给您的那两只鸽子,您觉得怎么样?” 某公淡淡地回答说:“也很肥美。” 张公子听到这样的回答,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说道:“您把它们煮了?” 某公平静地回答道:“是的。” 张公子听到这个回答,心中犹如遭受了重重的一击,他无比震惊地说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鸽子啊,它们是俗话说的‘靼鞑’鸽,极其珍贵难得!” 某公听到张公子的话,微微皱起眉头,回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味道也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啊。”

 张公子听完某公的这番话,只能无奈地叹气,怀着满心的遗憾和悔恨转身回去了。他一路上都在懊悔自己不该将如此珍贵的鸽子送给不懂其价值的人。

 到了夜里,张公子在睡梦中见到了那位白衣少年。少年一脸严肃地责备他说:“我原本以为您是真心喜爱鸽子,能够悉心呵护它们,所以才放心地将子孙托付给您。可没想到,您竟然如此不懂得珍惜,如同明珠暗投,致使它们遭受被煮的灾难!从现在起,我要带着孩子们离开您了。” 说完,少年化作一只鸽子,之前张公子所养的那些白鸽也都纷纷跟随着他,一边飞一边鸣叫着,迅速地离开了。

 等到天亮张公子醒来查看时,果然发现所有的鸽子都不见了。张公子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自责,然而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于是,他决定将自己所剩下的鸽子,分别赠送给那些知己好友,没过几天,就全部送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异史氏说道:“物品往往都会聚集在那些真心喜爱它们的人那里。就像叶公喜欢龙,结果真的有龙进入他的屋子。更何况是学士对于良友,贤明的君主对于良臣呢?然而唯独对于钱财这种东西,喜欢它的人众多,但能够真正聚集和拥有的人却特别少。这也可以看出,鬼神会恼怒人的贪婪,但不会恼怒人的痴迷和热爱。”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有朋友送朱鲫给孙禹年公子。孙公子家里没有聪明机灵的仆人,于是派了一个年老的佣人去送鱼。老佣人到了孙公子朋友的家门口,将水倒出来拿出鱼,索要了一个盘子把鱼装进去送进去。等到了主人那里,鱼已经因为缺水而干死了。孙公子见到这种情况,只是笑着没有说话,用酒犒劳了老佣人,接着就把鱼煮了给老佣人吃。

 老佣人回去后,主人问他:“公子得到鱼是不是很高兴欣慰?” 老佣人回答说:“非常高兴。” 主人又问:“你怎么知道的?” 老佣人说:“公子看到鱼就高兴地笑了,立刻下令赐酒,并且煮了几条来犒劳我。” 主人听了非常惊讶,自己心里想着送的鱼也不是很差,怎么至于煮了赏赐给下人。于是责备老佣人说:“一定是你愚蠢顽劣没有礼貌,所以公子迁怒于鱼。” 老佣人扬着手极力辩解说道:“我本来就浅陋笨拙,就以为不是人啊!到公子门前,我小心谨慎到了这样的程度,还怕筲斗不好看,恭敬地要了盘子,把鱼一条一条均匀地排好然后送进去,有什么不周到详细的呢?” 主人听了,骂着把他打发走了。

 灵隐寺有个和尚因为擅长煮茶而闻名,他煮茶所用的锅和臼都精致非凡。然而,他所收藏的茶叶却分为好几个等级,他总是根据客人身份的贵贱来决定煮哪种等级的茶献上;其中最上等的茶叶,除非是极为尊贵的客人或者真正懂得品茶的人,否则他是绝不会轻易拿出来的。

 有一天,有个地位尊贵的官员来到寺中,和尚伏地拜见,态度极其恭敬,然后拿出上好的茶叶,亲自煮好献上,满心期望能够得到官员的称赞。然而,这位贵官却始终沉默不语,没有任何表示。和尚心中充满了疑惑,又把自己珍藏的最上等的茶叶煮好献上。贵官把茶喝完快要见底了,依然没有说出一句称赞的话语。和尚着急得实在等不及了,于是鞠躬问道:“请问这茶怎么样?” 贵官拿着杯子拱了拱手说:“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