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诞下皇子-李治动摇
大臣们又一次气势汹汹地前来反对立太子一事了。这一回,他们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坚决,言辞之激烈更是令人咋舌。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长孙无忌率领着一群德高望重的老臣们,如往常一样,不遗余力地苦苦劝谏着年轻的皇帝李治。
只见长孙无忌恭恭敬敬地向李治拱手行礼,然后义正辞严地说道:“皇上啊!立储这件事可是关系到大唐江山社稷的千秋万代、兴衰荣辱啊!所以恳请皇上您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务必再次慎重地权衡利弊。李弘皇子虽然天资聪颖、机敏过人,但说到底他年纪尚幼,无论是心智还是阅历都远远不足,实在难以肩负起这般至关重要且沉重无比的责任呐!”
李治紧紧皱着眉头,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的脸色阴晴不定,时而闪过一抹犹豫之色,显然内心也是颇为纠结和矛盾的。沉默片刻之后,李治终于缓缓开口回应道:“诸位爱卿所说的话,朕又何尝没有深思熟虑过呢?只不过朕之前已经下达了圣旨,若是现在突然反悔更改旨意,这不就成了朝令夕改吗?如此一来,必定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啊!”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皇上,国之根本,不可轻率。如今局势未明,若执意如此,恐日后会有隐患。”
李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着头道:“朕又何尝不知其中利害关系呢?但李弘乃是朕的嫡长子啊,朕一直以来对他都是寄予了深厚期望的。”说着,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惋惜与纠结。
此时,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听到皇帝这番言语后,皆面色凝重,纷纷跪地叩头,齐声高呼:“皇上圣明!然而,一切当以我大唐江山社稷为重啊,请皇上三思而后行。”他们一个个言辞恳切,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对此事极为重视。
与此同时,在那幽深的后宫之中,王皇后和萧淑妃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们深知此事关乎着自己以及家族未来的荣辱兴衰,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始在李治面前巧舌如簧、不断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