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李弘猝死-理念形成 (第2页)

 李弘微笑着回答:“各位大人,弘儿认为,国家之兴盛在于百姓之富足,唯有施行仁政,方能实现此目标。”

 另一位大臣皱了皱眉,说道:“殿下,仁政固然重要,但如今国家开支巨大,若减轻赋税,恐财政吃紧。”

 李弘说道:“大人,百姓乃国家之根基,只有让百姓富裕起来,国家才能有更多的税收。短期的困难,换来的是长期的繁荣。”

 又有大臣说道:“那农业发展之事,又当如何着手?”

 李弘回答道:“可派遣精通农业的官员到各地,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兴修水利,鼓励开垦荒地。”

 一位年轻的大臣说道:“殿下,教育之事也不可忽视,但师资和经费从何而来?”

 李弘思索片刻,说道:“可在各地设立学府,招募贤能之士担任教师。经费可从朝廷的财政中划拨一部分,也可鼓励民间捐赠。”

 宴会结束后,李弘回到自己的寝宫,与身边的侍从交流。

 侍从说道:“殿下,今日与大臣们的讨论,恐怕会引起一些争议。”

 李弘说道:“我知道,但为了实现我的治国理念,这些争议是不可避免的。”

 过了几日,李弘在朝堂上向李治阐述自己的想法。

 李弘说道:“父皇,儿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当下应当推行仁政,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农业和教育。”

 李治坐在龙椅上,微微点头,说道:“弘儿,你的想法虽好,但实施起来需要谨慎,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