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废黜李贤-群臣议论(第2页)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位文质彬彬、气质儒雅的大臣站出来反驳道:“赵将军,您此言差矣。李贤殿下的为人和品性,我们多少都有所了解。在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之前,怎能轻易给他定罪?若草率行事,冤枉了殿下,不仅会让天下人寒心,更可能引发朝廷内部的动荡和分裂。”

 “哼,那些证据难道还不够明显吗?书房中的书信,那藏头露尾的言辞,分明就是在策划阴谋;还有那些神秘的密会,每次都在夜深人静之时,在偏僻隐秘之地进行,若不是图谋不轨,何必如此鬼鬼祟祟?”赵将军涨红了脸,怒目圆睁。

 或许,眼前所发生的这一连串事件皆非偶然,而是某人处心积虑布下的一个巨大陷阱,其目的昭然若揭——欲借刀杀人,将李贤殿下彻底铲除。然而,究竟是谁竟能拥有这般滔天的胆量与能耐呢?此等说法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甚至显得有些过于牵强附会。

 一时间,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随着争辩的持续升温,音量亦如滚雪球般越涨越高,气氛愈发紧张凝重起来。而在场之人的情绪更是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瞬间被引爆,变得愈发激动难抑。

 与此同时,在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文官们同样围绕着此事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热火朝天的激烈讨论。他们或慷慨陈词,力证自己观点之正确性;或据理力争,试图说服他人认同己之所见。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思想的火花在此碰撞交织,迸发出绚烂夺目的光芒。

 一位饱读诗书、德高望重的文官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李贤殿下一直以来都对文化教育颇为重视,积极推动学术交流,鼓励文人着书立说。这样一位有远见卓识、重视文化传承的殿下,怎会轻易做出谋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我看定是有人嫉妒殿下的才华和威望,故意捏造证据,陷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