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整顿市场,现有“坏人”

 “不对!” 

 程竹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可紧接着,他就知道这是岳博文给自己下的一个套了。 

 因为压价这种事情,不管是岳耀祖去做,还是其他的商人去做,对于药农来说,并没有区别。 

 只是现在所有的矛盾、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岳耀祖的身上。 

 如果将这些事情,都分散到无数个外地商人身上,那……程竹即便是知道不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因为,你不卖,人家可以不去收。 

 而药材有些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这段时间,药材就没用了。 

 最大的可能,是弄到最后,药材烂在了药农手里。 

 而来年的药材商人,会以更低的价格收购。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 

 类似的事情,在那些种蔬菜和水果的农户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岳博文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就设置了陷阱。 

 等着程竹往下跳呢。 

 果不其然,岳博文听到“不对”两个字,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反驳,而是继续讲解道:“小程啊!你的社会经验,还是太少了。” 

 “商人,不会因为你穷而心软,商人只会畏惧权势和利益。” 

 “在耀祖没有接管药材生意之前,来左阳收购药材的药材商人,屈指可数。” 

 “愿意去采药的药农也非常少,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去外地当农民工,用打工赚的钱来补贴家用!”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药材商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愿意以市场价两成的价格收购。” 

 “对于药农来说,这是一笔无本的买卖,别说是两成,就是一成,他们都会卖。” 

 “这种事情,你这个牛山镇本地人,应该不陌生吧?” 

 程竹闻言,无奈的点点头。 

 农民不会做生意,容易被压价,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不说别人,就说自己的父母。 

 在卖玉米、卖西红柿的时候,那些二道贩子就会压价。 

 同一个村子,同样的二道贩子,面对不同的农民,价格会有几毛钱的浮动。 

 对于农民来说,这几毛钱的差价,最终就会体现在收入上。 

 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