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屿白羽摘雕弓

第49章 炼器炉(四)(第3页)


 匿名。


 擂台无你,如月有缺。


 徐千屿怔住。


 她忽然注意到,这信下方有很多歪歪扭扭的竖线,很是奇怪,细看,竟是一道一道的剑痕。


 像是有修士看了信,亦有所感,想留下些什么,但又不知说什么好,便用剑留下了一道剑痕,表示有自己的一份。后面一个也如此照做。


 那些剑痕深深浅浅,有宽有窄。她数了数,足足一百二十七道不同的剑痕。


 曾有一百多个同门见她不归,看过她的信槽,打开过这封公开信,留下了一道剑痕。此信总是被取出又放回,所以才在最顶上。


 徐千屿无言地看着信。


 她忽而相信,这正是陆呦到来以前的蓬莱,一个她曾经深信不疑的师门。自有人不喜欢她,但她日日勤勉,亦有人能看得见,亦有人会在乎。许多同门,不知姓名,但早已遥遥相敬,相识相知。


 她将其他的信烧了,单将此信放回信槽,决定明天也要来擂台,天天都要来练剑。


 这么一想,她便开始拍人对战。但是夜深人静,弟子大都睡下了,没什么人在此处练剑。


 好容易拍到一个,徐千屿一转过身,那高大的男人缠着腕带,一见她便道:“徐千屿,你大半夜不睡觉,怎么还练剑?”


 “师父……师兄。”徐千屿碰见熟人,喜道,“你怎么在这儿?”


 高逢兴“嗤”地笑了,那双绿眼睛竟显得生动起来,如一汪春水:“我日日都在这里。若是弟子找不到人练习,我便会应战陪练。”


 这教习,当得也太辛苦了。


 “并不辛苦,沈溯微以前也是如此。”高逢兴似是知道她想什么,两指挟着剑尖,将其“当”地一弹,剑鸣中横眼过来,目中雪亮,意气风发,“我喜欢剑。”


 二人已经战起来。徐千屿上下翻飞,剑势凶猛,转瞬间过了百招,将高逢兴打退。


 高逢兴道:“你进益良多,剑花也会挽了。”


 徐千屿闻言,赶紧当着他的面又挽了一个,刚才挽得太仓促,有点不完美。


 “果然是夸不得,这尾巴又翘到天上去了。”高逢兴叫她逗笑了,抱臂瞅她,“你这灵池……”


 剑术有所提升,剑势亦很凶猛。只是许久不见,修为就升了一层,恐不是她不愿,而是她力有不逮。徐千屿有进内门的资质,倘若老天叫她的修为就此到了头,在他看来,确实可惜。


 戳到痛处,徐千屿不高兴道:“内功出了点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很快就好了。”


 她当真是这样想的。


 只要等师兄忙完,帮她解了那些书上的惑,她一定能升阶。


 话说回来,师兄有这么忙么,竟然好多日都没有将书还回。他会不会是把这件事忘了?


 高逢兴见她面色惶疑,竟破天荒地没有继续嘲讽她,劝慰一句,“你知道吗?我十三岁时便到达筑基第八层,迄今为止,停滞不前,已经有十三年了。”


 见有人自揭短处,徐千屿大为吃惊,便被转移注意。


 “修炼本就是如此,总有人比你天赋好,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高逢兴哂道,“我十三岁那年修剑术,教我的师父,就沈溯微,比我还小一岁,修为亦不如我。你再看今日,我二人差距。”


 徐千屿忍不住问:“师父,你都不妒忌他么?”


 师兄天姿太好,升阶太快,连她有时都会忍不住嫉妒。


 “我儿时倒是有些耻辱,总是给他难堪。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对我轻贱半分,也没有畏怯半分,无论我说什么,他只谈剑。凡自己所有,倾囊相授,我自愧弗如。倘若将登大道之人,都是这样品性,倒也能令我信服。”


 “待剑术学完,我亦想要做这样的人。不管旁人如何,反正我自求我的道,不为外物所扰。”


 这些年来,他迎来送往,送走多少有天赋的同门,“徒弟”有进了内门的,有修为早就超过他的,他早就看淡,有了自己的节奏。


 高逢兴道:“来吧,别废话了,再打一场!”


 徐千屿感觉有些吃力,灵池仿佛纠成一团,经脉四处不通,灵池也耗尽了。但她正在兴头上,哪里肯服软扫兴,便强行引气入体,扩了经脉,说不定这样就能将灵池撑开了呢?


 徐千屿一跃而起,当头劈下,但这剑擦着高逢兴剑身而过,斜擦出了一溜火星。高逢兴在她轨迹歪斜的瞬间,吓了一跳,揪住她领子,将她接住:“怎么了,怎么了?”


 徐千屿显然已经没了意识,高逢兴将她晃了晃:“你这,不要吓我。”


 身后若有似无的雪松香气袭来,面前一空。


 高逢兴一转头,便见玉冠束发的白裳仙君,不知何时将徐千屿抱起,正垂眸看她的脸。徐千屿坐在他右手臂弯,头渐渐向下滑落靠在他的颈窝,沈溯微也没有将她扳正,只是偏了偏头,就那样忍受了。


 “师父……”


 他很是讶异,怀疑自己做梦,还揉了揉眼睛,“你,她……”


 因沈溯微为人很有距离感,莫说是女孩,就连少年时关系亲密的男修搭他肩膀,他都会僵硬。


 若有人从背后冷不丁搭上去,想同他玩笑,他应激起来,能瞬间将对方掀翻在地,或以剑气击出很远,反应过来,方道一声抱歉。时间久了,同门也了解他脾性,便知道在他面前守着分寸。


 尚没有见他以这种抱小儿的姿态抱过谁,竟然抱得还很娴熟。


 沈溯微看他一眼,欲言又止,抛下一句话便消失了:“回头同你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