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边军沐风叶

第386章 宋应星和麻烦都来了(第2页)

 比如纺织业,蒸汽机可以驱动纺织机械,如纺纱机、织布机、印染机等。它们可以用于纺织品的生产和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金家以前明面上做的是皮货生意,皮货和纺织行业是脱不了关系的,而宁夏虽然不产丝绸等物,但却是大明与西域通商的桥头堡,所以有很多大的纺织行业的商家。

 对于大商贾来说,一两套蒸汽机不过数千两银子而已,人家每月吃喝用度,都和这个差不多,这点小钱,自然不放在心上…

 朱威和金大元还有王不留商量过了,这赚钱的路子,有很多,而卖机器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所以这机器卖的并不贵,但也着实不便宜,除去材料人工成本,一台机器大概能赚八百两左右,光看利润的话,是挺高的,可是对于这种有垄断性质的东西来说,利润少得可怜。

 朱威等人的意思是先将机器铺开,让各大商贾知道机器的好,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变很多人的观念。

 朱威现在还记得万历告诉他的话,万历说这蒸汽机早些年都被徐光启做出来了,可是直接被万历禁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不需要人力了,不需要人力的后果,就是造成很多底层人失业,那社稷就会动荡。

 万历只看到了这一层,没有看到更多的东西,按照朱威的想法,若是真的将蒸汽机推广起来,非但不会让社稷动荡,反而能够让大明的经济更加活跃。

 万历只看到了机器可能会取代人力,他没有看到这机器若是推广成功,会衍生出多少支线产业。

 而那些支线产业,也是需要人力的,到时候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反而可能会出现招工潮。

 但是万历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也不敢拿社稷安危去赌,更是告诫朱威不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既然从上往下推广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从下往上倒逼朝廷接受。

 朱威从宁夏回来这一路也是想通了,很长一段时间,朱威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他一直希望能够改变大明顶层人物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