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秦时风韵(27)二更(第2页)

 嬴子楚一脸的挣扎之色:“罢了,昔日你未曾杀我妻儿……既然如此,那便这样吧!议和书便签了吧。”

 赵国将五国割让于秦,秦承诺不与燕国结盟。

 桐桐暗中安排人,在赵国一行离开咸阳时,暗中礼送出境。只要还在秦国,他就休想收到真正的战报。

 将赵国送走之后,燕国隔了三日才走。燕国太傅从秦国的态度中推测,赵国怕是战败,燕国战胜了。秦国或是想与燕国为盟?可多等了三天,秦国也未提结盟之事。

 太傅试探着告辞,嬴子楚便着人礼送,并未挽留。

 因此,直到离开咸阳这位太傅都没有提借兵之事。

 而关于两国是否为盟,秦国无人提过,那都是他的猜测。

 紧跟着,其他诸国使臣陆续离开,他们看到的是:秦国内政安稳,国强兵壮,战意盎然。

 桐桐骑在马上,目送车队离开,心情复杂。

 那位平原君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之前见过一面,此次目送他离开,又见了一次。这也应该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此人功勋与一成语有关,这个词叫毛遂自荐。

 当年的邯郸之战,是秦军围困了邯郸城。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吕不韦带秦异人逃出邯郸归秦。还是那个时候,赵胜带门下食客需得从邯郸突围出去,去楚国求援。彼时,门下十九人,有一叫毛遂的自荐,这才有了二十门客随赵胜赴楚,他与毛遂说服了楚王,赵楚合纵,迫使秦军撤军三十里,解了邯郸之围。

 赵胜此人数次救赵国于危难

,其情其才,其智其勇,不负相国之名。

 可也就是在历史上的这一年,赵胜吊唁嬴稷归赵,赵胜燕,他却以胜求和割让五城于秦,赵王以赵胜辱国为由,罢其相国之位。

 赵胜活活被气死在赵国的朝堂之上!

 史书上简单的几个字,这中间经历了什么,谁也不能知道了。

 赵王在拿到议和书时责难赵胜,那必是赵王给赵胜传递了战报。

 赵胜割城以求和,是赴秦之前赵王叮嘱,他并未自作主张。战报未到,他依从国君之命,何错之有?

 谁好似都没错,那只能是在咸阳,在大秦……出错了!

 有人在其中动了手脚,致使君臣相疑相怨,从此,赵国倒下一柱石之臣——平原君赵胜!

 而今,桐桐站在这里,心绪如何不复杂?

 战争本就是如此!秦国君臣相得,天大的秘密压于舌尖之下,解了秦国自身之困。若是赵王对赵胜多一分宽容,哪怕给予一个辩解之机,何至于将他活活气死。

 桐桐看郑仁:“取酒来。”

 “诺!”

 桐桐接了酒,对着赵国一行人离开的方向,遥遥致敬:平原君,一路走好!

 两月之后,吕不韦匆匆入东宫:“殿下!”

 桐桐正在研磨,见吕不韦来了,她便起身准备退出去。

 嬴子楚抬手朝下压了压:“吕先生并非外人,不至于此。”说了桐桐,他又说吕不韦,“何事这般着急?”

 吕不韦递了信来:“殿下,平原君……暴病而亡。”

 嬴子楚愣了一下:“发急症?”

 吕不韦摇头,将赵国朝堂上的事学了一遍:“赵王责辱平原君于国不忠,于先人不孝……平原君羞愤交加……亡故于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