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530章 决战松山(第3页)

 八月二十日,笔架山被清军占领,明军囤积的粮草被劫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明军各部,明军将士顿时人心惶惶。

 尤其是松山城,城内的明军当初只是携带了十四万人的三日口粮,洪承畴派部下进行过数十次小规模的突围活动,但是都败于清军挖掘的错综复杂的壕沟工事上。

 后路被断,粮草不继,这怕是要陷入到绝境之中。

 洪承畴不敢大意,鉴于明军的武器装备储备还算丰富、兵员众多,洪承畴有意组织一次对清军的大反攻作战,想要采取一鼓作气,进行决战,打败清军,救出锦州的祖大寿。

 于是他便把身在松山的七位总兵官召在一起,准备宣布自己的命令。

 但是绝大部分与会将领都反对洪承畴发动进攻的命令,就连代表中央兵部的张若麒,也是反对洪承畴的决战计划,希望撤回宁远,他当众表示道:

 “各帅既有回宁远支粮再战之议,似属可允。”

 张若麒的态度若此,下面的几个总兵官吴三桂、唐通等人立刻态度大变,坚决主张进行突围,而反对决战。

 洪承畴无奈,只得命令全军在八月二十二日清晨辰时初刻,同时分别向西和向南发动突围行动。

 按照原有计划,以洪承畴为首,率领总兵曹变蛟、王廷臣、唐通、白广恩向西突围;以张若麒为首,率领总兵官吴三桂、马科、王朴和李辅明(杨国柱死后,由李辅明代行杨国柱的职务)向南突围。

 原本如果明军众志成城的话,这样的安排至少能够让明军逃出去大半人马,毕竟清军的包围圈刚刚形成,远远谈不上稳固。

 但是坏就坏在明军之中有“聪明人”王朴的存在,王朴这人信奉一条自然规律,那就是:

 “我不需要跑多快,但是我一定要比战友跑的更快。”。

 王朴在这种信念之下,于八月二十一日晚,率领所部人马,出其不意拔营,向西逃窜。

 由于王朴这种非常没品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洪承畴决战松山的计划失败之后,突围计划也宣布破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