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550章 回救关内(第2页)

 大明内阁首辅周延儒不敢有任何反对的言辞,但是他比赵、范二人更加胆怯,将最精锐的明将刘泽清、唐通、白广恩、黄得功、周遇吉等部,全部调往通州城内,整日里关闭城门,却不准部下出城作战。

 周延儒还好面子,每日里都自己凭空捏造各处明军取得的大捷,一开始崇祯皇帝还非常高兴,看来首辅出马,果然一个抵俩,确实有效果啊。

 但是很快崇祯皇帝就发现了巨大的问题:

 既然明军一直取胜,为何清军还是到达了北直隶南部了?

 接着眼看又要进入山东境内了。

 面对着崇祯皇帝的疑问,作为周延儒潜在政敌的陈演开口道:

 “陛下,或许首辅大人,只是把建奴给赶跑了而已,并不曾真正地围剿敌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崇祯皇帝当即直接下令,周延儒守通州,堵住清军的后撤通道,命令范志完从东面天津往南追逐清军、赵光忭率领大军从西面向南追击清军,务必将清军尽快歼灭。

 可是问题是两位总督大人都是一副德性,都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没有像卢象升那样孤注一掷的决心。

 所以无论是范志完还是赵光拚实际上都是远远地跟着,清军通过河间府后,明军先后调遣的各地官军以及地方团练、乡勇不曾和清军大战过哪怕一次,反而成为了清军的“保镖”。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明朝廷无钱无粮,各地前来勤王的大军又不愿意白白饿死,就转而抢劫北直隶、河南和山东一带。

 于是崇祯十五年腊月,大明的土地上出现了滑稽至极而又残酷至极的一幕:

 一面是十万清军在大肆地抢劫大明百姓;

 另一面是三十多万各地明军、团练和乡勇也在疯狂抢劫当地大明百姓,却不愿意去迎击四处打劫的清军。

 只要清军不要攻城,两军几乎到了和平共处的地步,你抢你的,我抢我的。

 看似滑稽,可是这种情况却是真实存在。

 当大明统治者已经无法保护他的子民,那么他的子女也就没有义务来保护大明政权。

 比如在中原战场肆无忌惮百纵横驰骋的闯军和西军,他们都开始在各自的地盘上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势力开始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