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721章 为大义主动请缨(第2页)

 张鹿安实在忍不住了,直接说道:

 “天长方向有我姐夫带人驻守,不说他一定能够守得住,但是拖延一些日子还是可以的;

 我方则是驻扎在仪征,挡住西面而来的刘良佐部一段时间也是有一定的把握;

 如果要守,那么最为关键的就是守住宝应这个点,宝应之后还有坚固的高邮城,高邮之后还有水陆要道邵伯镇,可以派人层层设防。

 另外,淮扬豪富,军饷无忧,加上扬州一府户口接近两百万,再征二十万兵都不是问题,关键还是看朝廷是不是真心防守?”

 “淮扬虽然豪富,但是都在盐商之家,官府怎么能侵夺民财呢?

 那样的话岂不会遭来天怨人怒?

 要说军饷,其实南京已经没钱了,早就入不敷出了,南京京营之所以不堪战,根本原因就是欠饷严重,哪里还有钱支持江北重建新军?

 再说了一旦新军重建,都如泗州之兵,奈何?”

 “眼下不能瞻前顾后了,让大户捐款,实在不行,那就只能抄家了,或者是借款,否则清军到了,只会玉石俱焚。”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恐怕江北沦亡就在眼前,那在下倒是希望史阁部能够为这江北的两百万百姓和数万名大明将士考虑,暂时转移到江南,以长江天堑为作战战场,利用我们大明的水师优势,打退或者挫败清军前锋的锐气。”

 “不行不行,万万不行,为将者怎么能让自己的百姓流离失所?

 再说,到哪里去找那么多船只来运送百姓?百姓又为何一定要跟我们走?”

 “淮扬百姓历来有反对外来侵略的传统,君不见李庭芝故事?

 只要阁部大人出面号召,相信大家必定会服从史阁部的命令的。”

 “浮山伯,你还是太年轻,你只知道初一,不知十五,就算把人给撤离到江南,到时候这么多人在江南如何安置?

 岂不会惹出来更大的困难?而且君父要求本官在江北破敌,本官如何能够在未得君命的情况下,擅自撤退?

 就算撤退,难道江南的人会让我等撤吗?

 浮山伯难道忘记了郑鸿逵攻打兴平军的事?”

 张鹿安愣住了,此事真的无解!

 因为史可法说的就是实际情况,眼下真的是前后无路,是谁都会焦虑异常,很多问题都是无解的。

 “这样一来的话,扬州必将很快陷落……”

 张鹿安喃喃地念道。

 “可法唯有一死而已。”

 史可法大义凛然地说道。

 从道德层面上来说,张鹿安眼前的这个人,并没有任何问题,深具个人魅力。

 张鹿安知道说再多也是无济于事,就在那么一刹那的功夫,张鹿安突然违心地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留下来,帮助史可法守扬州,如果实在无法守住,那就将扬州的百姓尽可能的给带走。

 下定了这个决心后,张鹿安向史可法请令,他将会以令狐云湘所部守卫仪征,他带着陈利六的第一协,去守卫宝应,然后一路层层设防。

 史可法此时正是缺兵少将的时候,对于主动请缨的张鹿安自然是大加赞赏,并且说道:

 “如果浮山伯愿意去宝应,本官将会下令总兵李仲兴听从浮山伯的调遣。”

 张鹿安赶紧谢过,却又提出了一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