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772章 残军回马应魁家信

第772章 残军回马应魁家信

 当富近仁和汪思诚二将带着数百名将士,踉踉跄跄地来到曾去垢的面前时,其实曾去垢已经是心里有数了。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作出的选择就会不同。

 站在张鹿安的立场考虑的曾去垢,果断地选择由他来承担责任,下令载着三万多扬州百姓和数千名残余的明军将士,撤离了扬州城。

 清军派遣重兵进行围追堵截,牟国卿、牟国俊和孟大广率领水师与清军展开大战,一度被清军包围在江都船闸一带。

 张鹿安看到迟迟得不到消息,便让孟大江带着黄玉龙一起,率领水师前往查看,在冲破了江口地带的清军围堵后,一路向北,果然发现了被围困的大明军民。

 孟大江和黄玉龙急忙带队上前支援,经过一番大战,击溃了清军水师,将陈利六所部接应上船,再引导牟国卿、牟国俊和孟大广率领的船只,冲破清军的封锁线,返回到已经风雨飘摇的瓜洲。

 只是计点将领损失,除了富近仁、汪思诚、张有德、张应举以外,其余武将如提督刘肇基、原总兵庄子固、乙邦才、副总兵马应魁、副旗鼓参将陶国祚、陶匡明、原副总兵李豫、游击陈光玉、解学曾、吴魁、冯士、孟容、徐应承、段元、范仓、郭仓、张友福、覃思岱、许谨、刘贵、龚士杰、姚怀龙、王之彦、何大魁、贾三聘、徐纯仁、冯国用、江应龙、李大忠、孙开忠、李隆、张小山、范泗、范晦、曹登亥、王登楼、许大成、吴尔埙(挂衔翰林院庶吉士,为文官领兵)、何刚(挂兵部职方司主事衔,文官领兵)等数十名战将阵亡;

 另有文官史可法、故兵部尚书张伯鲸、兵科给事中施凤仪、督饷佥事黄配铉、通判吴道隆、扬州知府任民育、江都知县罗伏龙、原任知县周志畏、监饷知县吴道正、礼贤馆诸生卢泾才、胡如瑾、何临正等等两百余文官士绅殉国。

 文官当中只有少数的官员幸存,如已经实际为张鹿安的参谋的应廷吉、随征文书书记顾启胤、文书陆晓、经历唐经世等极少数人随着大军从扬州城逃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