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815章 政治分化宣扬大义(第2页)

 但是李倧很快就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与昭显世子旗帜鲜明地反清拥明相比,李淏的政治态度竟然是完全地投靠清廷,这一点令李倧非常地不满,他清楚的知道,大明在朝鲜军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毕竟大明对朝鲜有数次再造大恩。

 作为朝鲜的国王,在明朝彻底灭亡之前,不能彻底断绝拥明的政治态度,否则就会失去百姓们的支持(在原本的历史中,继位以后的孝宗李淏也是对外事清以勤,对内则是不断地宣扬要扩军北伐,不断地喊着响亮的口号,但是直到李淏死的时候,始终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实质性的忤逆大清旨意的情况)。

 李倧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李淏,为君者一定要懂得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所有的一切举动都是要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作为出发点。

 但是眼下明军态度鲜明地树起了反对李倧的大旗,知道明朝在朝鲜百姓心目中分量的李倧,开始变得失去了往日的沉着与镇定。

 不过经过继承人李淏的暗示后,李倧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眼下必须组织全部的兵力,将汉城城下的明军给全部歼灭,然后昭告四方,宣扬大明皇帝已经死亡,清国皇帝已经完全入主中原,这些来到朝鲜半岛的明军都是一些强盗组成的叛逆,并非“上国天军”,到时候也许多少能够挽回一些百姓的人心。

 但是如果朝鲜大军兵败,朝鲜国王李倧的政治地位不保的同时,看着眼下明军的态度,恐怕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是无法保障的。

 朝鲜国王李倧于是下令决心全力应战,任命现在的世子李淏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调集北地的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和东面的江原道大军迅速向汉城汇集,同时严令全罗道那边以柳琳为大将留守半岛南部,让金自点和崔鸣吉带领主力人马,快速地回援汉城。

 张鹿安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朝鲜王国的大概动向,他立刻加以应对,在汉城城下的壕沟与堑壕挖掘好后,第一时间对数千名俘虏,进行反复而又广泛地宣传,那就是明军不以朝鲜百姓为仇,只是想要打击败类李倧,然后将这些俘虏全部安全地放走。

 这些俘虏很快逃到了各地,出于维护自己的名声考虑,很多人还是将明军的说法传开,因此有一些地方势力都是选择了暂停向汉城汇集,这些没有出过远门的朝鲜地方势力,在他们的印象之中,失去了大明天朝支持的朝鲜国王,就失去了担当国王的合法性,很多人于是选择了观望起来,到时候万一有人追究,也可以说自己是被优势的明军所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