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48章 李九成之死(一)(第2页)

 崇祯皇帝朱由检于是严厉训斥邓玘,但是也并未做过多处罚。正当崇祯皇帝朱由检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自己英明神武、善于用人的时候,邓玘于湖北樊城自己坠墙而死。那个时候距离他率领大军离开家乡已经七年过去了,所部六千子弟兵经过大小百余战已经所剩无几,从未得到过家乡的兵员补充和回乡休整过。与其说这位百战悍将死于惊惧,不如说一代骁将死于前途无望、死于心死,而自我了断,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的邓玘所部经过四年血战,去掉阵亡和受伤无法再战的将士,还剩下四千余人,其中包含仿造石柱土司而组织的一千五百杆兵,由川军骁将参将杨遇春统领;族弟邓珙作为中军游击将军统领六百名族中家丁,其中包含三百余火器部队;彝族将领游击将军禄青山统领的九百名刀盾手;彝族将领都司杨赤木统领的五百余长矛手和原为安邦彦旧部后来被邓玘所俘虏的彝族守备安拉木统领的五百余彝人辅兵。

 从明面上来,登莱战场上汇集了崇祯朝官军最为强大的文武阵容,能与之相提媲美的只有后面的洪承畴带领的14万大军了。

 朱大典、高起潜因此信心百倍,而叛军首先就被先声夺气。

 上月中,平度方向,明军到达平度西北三十里的新河城(今天的平度市新河镇),与叛军陈有时部大战,新河城上叛军发炮支援,大明官军一时难以前进。

 陈有时本来就是东江一员勇将,毛帅生前,陈有时就曾经有过单骑勇斗后金巴牙喇兵的经历,骁勇异常。所部多有女真苏完、王甲、甚至建州等部的夷丁,强悍善战。陈有时在城上看到官军被炮火击中,纷纷撤退,阵型已乱之际,立刻打开西门,亲自率领精锐骑兵,猛击官军中军。官军前锋一度混乱不堪。

 眼看着叛军骑兵冲杀过来,高起潜大惊,连忙命令官军中京营的炮兵狂轰滥炸,一时之间,无论官军还是叛军,都有多人被一视同仁炸死。陈有时没有料到官军竟然胆敢如此之狠,一时愣住,就在此时,或许天意,一颗开花弹准确无误的落在了陈有时的身旁。

 “轰”的一声巨响,陈有时顿时连人带马被炸成了一堆肉渣。

 明军阵营中顿时士气大振,号称“祖二疯子”的祖大弼把衣服脱掉,光着膀子率领家丁就往前突阵,川军邓玘所部也扛着云梯迅速靠近城墙。

 陈有时可以说是叛军第一猛将,他的战死,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叛军遂军心涣散从新河败退。

 李九成和孔有德闻讯大惊,孔有德又故技重施,连续送了三份投降表章来蒙骗朱大典,朱大典不为所动,严明军纪,必须将叛军斩尽杀绝。

 于是官军兵分三路,第一路以关宁军镇守总兵官金国奇率领关宁军为前锋和川营援剿总兵邓杞的四川兵为后营,合计一万两千人担任正面进攻,进攻方向为灰埠一线;

 第二路右翼为昌平总兵官陈洪范、山东团练义勇总兵官刘泽清、密云副总兵官方登元率领精锐六千人,向东扫清平度之敌后与主力会师攻打莱州城;

 第三路北路军参将王之富、王武纬率军三千人沿着海岸线、向海庙、土山方向进军夹击敌人。

 叛军一时大囧,李九成一面命令手下大将苏有功敌住灰埠方向,总兵毛承禄坚守平度城,总兵周志元率兵坚守海庙和土山一线。

 同时收缩战线,命令孔有德退回招远、黄县一带,强拉壮丁入伍,天天训练,以备反攻大业。

 只是大势之下,奋争也只是徒劳。

 主要还是士气问题,天塌下来一般有个大的给顶住,陈有时之前在叛军里就是扮演个子大的那个,不仅骁勇善战,还擅长练兵,叛军的各级大小军官也多出其门下,如今阵亡后,叛军心里生出害怕之意。

 叛军总兵苏有功和周志元倒也奋力,官军被堵住了两天,都无法攻破战线。

 出问题的是平度毛承禄所部,毛承禄是毛帅家丁出身,打仗勇猛无比,但是欠缺的恰恰是御下能力和耐心。面对着汹涌而至的官军,毛承禄没能做到恩威并施,而是一味的压制不同意见,最终守卫平度南城的叛军参将李跃龙与官军义勇总兵官刘泽清联络,趁夜打开了城门,放官军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