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第85章 汴梁风貌

潘小安回头一看,却原来是王乙己。

 “王兄,你怎么此时才到?”

 “县丞大人,这事说来话长,回头我在慢慢告诉你。你怎么也来汴梁了?”

 “我有公事在身,不能奉告。”

 王乙己也是聪明人,“县丞,进城之后,你们住…”

 他说到这里又止住了话头。

 潘小安明白他的意思。“王兄进城之后打算住在哪里,等闲了我去寻你。”

 “我们几个同年约好,住在贡院南街姚家客栈。

 姚家客栈的掌柜,是我们同年姚俊龙的族叔。”

 潘小安点点头,“如此甚好。”

 马上就轮到潘小安他们进城,王乙己就告辞离开。

 走到城门口,潘小安抬头上看,“陈桥门”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当年陈桥兵变,难道就发生在这里吗?

 张禄拿出官凭文献,守门兵丁看了一眼。“货物可以不检查,但是税银要交。”

 张禄无奈,只能拿出三两银子交给兵丁。他们才得以通过。

 进入城门以后,才进入外城。离着内城还要好远。

 外城杂乱,并不规整。一路看去,市民衣衫并不华丽。很多人都很消瘦,脸上带着菜色。

 房屋多以窝棚居,牛马于道显拥挤。但他们骨子里那份骄傲,却实实在在。

 他们看着潘小安这些外乡人,眼里总是带着一点轻蔑。

 往内城走,有一大片水浇地。很多农夫赶着耕牛在犁地。这是要开始种植冬小麦了。

 “也不知道家里的小麦,有没有种完成?”潘小安看看北方,这样念叨了一句。

 家里的小麦已经种上了。张老汉带着月如娘,陪张月如一起回的毛河大屋。

 当他们看见女儿,竟然住着如此大的房子,家里有如此多的土地和人员时,激动的流下眼泪。

 张老汉使出十二分力气,给张月如家种小麦。王大福和富贵吉祥跟在旁边帮忙。

 张老汉老两口,在毛河大屋一直住了半个月。等所有麦子都种下,且浇好水以后才回家。

 张月如看着新出的麦苗,也在心里思念潘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