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鬼佬之死1(第2页)
这种地方,光顾最多的人就是那种底层的小混混,还有一些做苦力的劳工,也在需要的时候来这里发泄。
无他,这里的价格算得上是全香港最便宜,全套也才150蚊港币。同时这里也是姑娘最多的地方。
有很多姑娘,白天做楼凤,晚上就到夜总会陪酒,十分具有敬业精神。当然,这种人大多数都是被所谓的男友控制,拼命赚钱只为了给男友买毒品。
油尖旺地区不算大,王大山花了两个多小时就全部看完了。在他看来,80年代的香港跟90年代的香港差别其实不大。繁华当然繁华,但还是十分的老旧。
街上看到不少的警察,几乎每条街上都有巡逻的警察,以华裔警察居多,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个印度人,包着脑袋的锡克族。
受地形影响,香港的每条街都不算大。最长的也就差不多一公里,一般都是在五六百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以钵兰街为例,为什么钵兰街被称为香港黑社会最具有象征性的一条街,谁掌管了钵兰街,就代表谁的势力最大。
那是因为钵兰街长,东西长度加起来有一公里,而且整条街上全是娱乐场所,消费力强,保护费能收的足够多。
号码帮那位双花红棍掌管的金巴利道,全长也才五百多米,论起繁华程度,比钵兰街差远了。
在香港,某位社团的某个老大能够掌管一条街,那已经算是很厉害了。毕竟,一个小小的香港,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足足有十五六万黑社会的成员。
这么多人里,能抢到一条街的陀地足以成为黑社会的头部大佬了。
香港黑社会陀地的传统(指在自己的地盘上收保护费)是在四大探长时期形成的。当初鬼佬警察腐败,为了多收好处,常让华人警察替他们收治安费。
吕乐为了在鬼佬警察中表现自己,在他自己负责的地盘上,每条街都安排了一个帮派成员替他收钱,各个帮派为了能抢到这个替他收钱的美差,开始打来打去争抢地盘,最后才形成了黑社会插旗话事掌街的传统。
逛完了钵兰街,王大山肚子有些饿了,于是他决定到街上的一家茶餐厅吃饭。
点了个滑蛋牛肉饭,一杯冻鸳鸯,还有份西多士,王大山就坐在位置上冲洗餐具。
正在洗着餐具,突然听见坐在他后面的两个人在说话。王大山不动声色的向后望去,发现是两个军装警察正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