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史山人说聊斋顽愚
第471章 金和尚(二)
说起金和尚这个人,那真是粗鄙不堪,文不成武不就,浑身上下从头到脚就没一块雅骨,他一辈子从没诵过经、念过咒,也从来不到寺庙去,他住的屋子里也从不摆放诵经要用的铙鼓等物,他的门人徒弟们也从没见过、更加没有听过这些东西。
凡是租了他屋子的佃农,家中妇人都打扮得如同京城里的人那样,浮华艳丽,纷纷涂脂抹粉、穿金戴银、满身绫罗,而这些,自然不是佃农们供应得起的,全是由这些和尚们提供。这些和尚们出手大方,对这些花销毫不吝啬,也因此,村里顶着务农之名却并不种地的农户有上百家。
有时,也有些不法佃农忍不住将和尚的脑袋砍了,直接就埋在了床底下,金和尚就算知道了,也不怎么追究,只不过将那户佃农赶出村子了事。这些事,不过是他们历来的习俗罢了。
金和尚是和尚,不能成婚,也就没有后人,金和尚为了自己死后有人祭奠,便买了个异姓人家的孩子,私底下让他做了自己的儿子。
金和尚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请了名师来教导他,想让他通过科举出人头地、改换门庭。这个儿子也不负金和尚的厚望,他很聪慧,读书聪明、文章做得好,金和尚见儿子果真有出息,就使了点力气让他入了县学,随即按照惯例,这个儿子成了太学生。后来,这个儿子参加了顺天府乡试,一举得中,成了举人。
金和尚的儿子成了举人,金和尚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众人称呼他时便加上个“太”字,纷纷以太公称呼他,金和尚名声更噪,那些之前称呼他“爷”的人,如今都称呼他为“太爷”,之前对他行常礼的,后来都对他垂手行晚辈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