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出川,我穿越到了抗战第一线老实的王麻子
第623章 土肥圆又来了(第2页)
不过除了这几千兵力之外,还有王国华一个团的兵力。以他们这个团的人员算起来,也有一个独立团的规模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兵力就是徐成华的游击大队。他们可是有一万多兵力,手中的武器跟主力部队比起来,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战斗力方面也不在一个层次上。
土肥圆也正是看准这一点儿,才敢大胆的向190军发起进攻。
之前柴勇在这里的时候,已经建立起来了几条防线,加上王国华在此经营的时间不短,作战防线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要如何动用手中的兵力,值得王志兵去思考。
泰安矿区肯定是不能丢的,这是温三着重强调的一点。
这可是一个富矿,对整个温三团体都有极大的好处。特别是最近有地质方面的专家进来之后,更是带来了好消息。
如果此矿全面开采的话,钢铁年产量至少是万吨级别的。对于现代工业来讲,年产万吨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个年代,绝对是数得着的大矿了。
要知道国府统制的二十几年里,钢铁年产量甚至上千吨都成困难。这听起来感觉就像是一个笑话一般。
泱泱大国,地大物博,钢铁年产量居然千吨都上不了,这不是搞笑吗?
整个华夏来说,产量肯定远不止千吨,可落到国府手中的铁锭,那真是少得可怜。
好些矿区都把持在列强手里,要么就是在地方武装的手中。这些矿区的产出,基本都以原始资源的方式,送到了各大列强的手中,最后换成武器弹药。
本质上说,国府就是一个买办政府,生产能力极为低下。这也是他们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三不是傻子,他虽然不是历史系的学生,可是三年的高中让他知道了很多近代史的东西。
现在他就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对矿区的重视自然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初要不是为了抢这个铁矿,也不至于整支部队往北方倾斜。
现在土肥圆部逼近,不光是威胁到了泰安矿区,还会威胁到了他在整个齐鲁地区的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