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第2页)
而今日,孙宇站在那座峭壁之上,心境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寒风从山谷间呼啸而过,掀起一阵阵砂石的飞舞,然而他却仿佛浑然不觉,静立其中,天地之气仿佛都为之凝滞。白发老翁目送着孙宇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如渊,仿佛一眼看透了他内心的动荡与变化。那双眼眸仿佛不属于人世,带着几分古老的沧桑与睿智,仿佛穿越了无数岁月,历经千锤百炼。
孙宇定定地凝视着这位看似不属于凡尘的老者,心中升起一股隐隐的敬畏之情,难以言表。纵然他已获得突破,修为大进,可在这位老者的面前,他依然觉得自己如同草芥微尘,微不足道。纵使心中有千言万语,也只得淡然道:“老前辈,多谢您救命之恩。若有来日,定当以恩相报。”语气沉稳,目光灼灼,心中满怀感激之意,然却隐约带着些许不安。
老翁轻轻一笑,那笑容如寒月般清冷,却也带着深深的宽容与理解。他的声音如古钟般悠远,回荡在山谷之间,缓缓传入孙宇的耳中,“莫谈报恩。你我两道,终究各自修行,命运早已注定。若你想报恩,便踏上自己的道,力行所学,便是最好的报答。”话语简朴,实则含义深远,仿佛蕴含了天地间万象的玄机。
孙宇微微一愣,心中一片迷茫。眼前的老翁,究竟隐藏着何种深意?他的修为、气度,早已远超世间凡人,而言辞间,却又如同天外高人,超脱于凡尘,仿佛看透了世间一切的虚幻与现实。孙宇心中涌起一阵疑云,但终究未曾言出。
他转身欲行,然而老翁却忽然开口,语气不急不缓,仿佛早已洞悉孙宇心中的一切疑虑,“你猜我是谁?”这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语,反倒如同一道雷霆,劈开了孙宇心中的沉静。
孙宇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如刀般锐利,直视着那位老者。他的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却又不敢轻易言明。经过一番沉思,他终于低声道:“前辈身上的气息非凡,似乎曾经踏足过一些不可思议的境界。难道是……隐藏在江湖之中的人物?”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却依然无法掩饰心中的疑惑。
老翁微微一笑,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深意。他缓缓垂下目光,言语依旧从容不迫,却充满了无尽的深邃,“江湖?呵,江湖不过是一场梦罢了。”言简意赅,却让人心头一震。“你心中的谜题,若是解开,便知真相。然若你深究,反倒会迷失其中。”言语轻缓,却似乎承载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警告。
孙宇闻言,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波澜起伏。话语中的隐晦与机锋,他早已察觉,这位老翁并非如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每一句话,都仿佛在暗示着他一些深藏的真相。那份含蓄的深意,使得孙宇不由得心生敬畏。此刻,他明白,这场交谈,不过是一次试探,而那位老翁的心思,远非表面所见。二人之间,似乎再无更多的言语可交,孙宇只得默然道别。
“请保重,前辈。”孙宇轻声道,心头却泛起一丝不安的波动。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力量,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老翁微微点头,依旧目光深邃,仿佛已看穿孙宇的心思。他淡淡说道:“你的路,终究是你自己的路。若想寻求真相,须得迈开步伐,且行且看。”话音刚落,他便转身消失在山风之间,仿佛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孙宇愣了愣,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片刻之后,他摇了摇头,强行驱散心头的迷雾,心神渐渐恢复清明。
嵩山的下山路并非如上山时那般轻松平坦。山峦层叠,险峰突兀,山道曲折难行,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在与行者抗争。孙宇自上山修行已至三日,体内真气渐稳,但此时的山路对他而言,依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陡峭的岩壁夹道而立,悬崖峭壁下,崇山峻岭如猛兽盘踞,向四周延展。每走一步,脚下的岩石便轰然滑落,山风凛冽,带着寒气与尘土,仿佛一双无形的大手试图将他吞噬。孙宇每走一步,都如同与天地对抗,仿佛脚下的每块石阶都在嘲笑他无法克服的困难。
山腰之处,更是云雾缭绕,天地间仿佛被迷雾笼罩,眼前的一切显得若隐若现。山风不绝,吹得树影婆娑,雾气飘渺,如一层薄纱笼罩四周,视线在其中迷失,仿佛置身于另一片空间。孙宇心中一阵烦乱,虽知修为已见进展,身体力行也愈加敏捷,但依旧感受到无尽的疲惫蔓延。每一次踏足岩石,步伐似乎越来越沉重,仿佛这条路没有尽头。尽管如此,他的眼中依旧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却也生出些许惆怅——此行究竟何时才会结束,前路又何在?
正当他艰难跋涉,欲突破这无尽的困境时,忽然,在前方一道山道弯处,孙宇敏锐地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这股气息他曾在无数次生死之战中体会过,每一次与其交锋都令他印象深刻。那种威压感、冷冽之气,仿佛随时会将一切吞噬。
“南宫晟?宗仲安?”孙宇心中猛地一震,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两位曾在太平令上与他交手的身影。他紧紧握住倚天剑的剑柄,心知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当他拐过山道,眼前豁然开朗,眼前的山腰树林中,一行人影逐渐清晰。两道身影正站在树影之间,静静地等待着他。那两人,正是曾经在江湖上与孙宇有过几番激烈交锋的高手——南宫晟和宗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