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华录清韵公子

第十六章 凌硕为

“张角?王翰?”

 徐宣和华歆傻眼了。

 天道八极,武林中至高的存在,像徐宣和华歆这类士子自然是极为不屑,但是,天道八极所代表的力量却不得不让他们仔细思考思考。

 孙原不说话,他在想东方咏,东方世家的第一高手。

 东方世家是武林九大世家之一,实力强雄,高手层出不穷,传闻“天机剑”东方咏是当代家主,师承蜀中李意仙人的“天机派”,一身武功足够称之为登峰造极。

 可是,他为什么会是张角的弟子?除了他之外,张角的另外七名弟子又是何等身份?

 颍川书院,偏厅。

 “看来,黄巾起义绝非历史必然,而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累积。”

 玄衣如夜,他久久怅然。

 “青羽,你说,我们还可以赢这一战么?”

 孙原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一幅书院珍藏的地图铺桌展开,一圈人注视着的则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荆州。

 “颍川是一个多事之地,张角此来颍川书院,只怕是为了摸摸各方名士对黄巾的底。”赵空凝眉,他注视着远方的朦胧天际,决然说:“张角此来绝不是偶然,上次青羽大闹颍川书会,他已经知道了,他的行动一定会提前,大局必乱。”

 “要是九大世家参与就糟了。”周瑜摇着脑袋,“南阳必定首当其冲,四哥要小心。”

 “无妨,南阳的防御现在极为雄厚,五公子放心就好。”华歆显然胸有成竹。

 只有他知道现在南阳的实力有多强,西凉隐士陈策的弟子王越、庞德、陈玮奉命前来南阳,还有蜀中的壮士张任、陈到、王平、甘宁,这些人足够拱卫南阳了。而且,南阳的文臣已经集结了徐庶、郭嘉等一大批才子,足够,太足够了。

 此刻,孙宇兄弟、赵空、叶飞、郭嘉、周瑜、徐宣、华歆等人全数在此,共商荆州大事。

 “只要黄巾军打荆州,南阳必定首当其冲。我想,带兵的人,青羽你不会记不得是谁吧。”

 赵空饶有深意的望着孙原。

 孙原当然知道,在场,只要是穿越过来的都应该知道。

 历史上的南阳黄巾军由“神上使”张曼成统领,其次是赵弘、韩忠,先后死于朱隽之手。

 “张曼成?”孙原皱眉,“你说他?”

 “南阳现在也很危险,南阳守不住,整个荆州都有灭顶之灾。”徐宣不甘示弱,大声说着。

 华歆大惊失色,连忙伸手拉住他:“宝坚,你不想活了?这么大声?”

 孙宇心高气傲,有什么不敢做的?

 “明日,我动身去北海。”孙原深吸一口气,“我们没有时间了。”

 孙宇点点头,道:“南郡的一万三千兵马由黄忠、周泰、蒋钦统率,南郡兵曹从事向朗会全力支持。”

 孙原虽然不清楚陈宫的安排,但是华歆知道,当下也将陈宫的安排一一说出:“南阳一万五千兵马由兵屯长张鼎统率,军候庞德、陈玮、王平、陈到、甘宁、王越率领。”说完,他又看向孙原,解释道:“因为没有军功,张鼎没有办法当校尉,其余几人也只能担任军候,连军司马都当不上。”

 “快了。”赵空淡淡的说,“庐江郡现在还好,黄巾没有深入到庐江,所以我只扩招了三千兵马,而且整个庐江可用之才也不过那么几个而已。”

 “公子!公子!”

 一声声疾呼从外面传来,众人抬首一看,正是刘晔、纪惟等人匆匆进来。

 “秉公子,南阳水镜先生司马徽以及帝都的大将军府东曹掾蒯越蒯异度来了。”

 郭嘉眼前登时一亮:“机会来了。”

 “蒯越一来,正是代表了大将军何进来看看颍川书会对黄巾的看法,此刻,天下名士尽集颍川,颍川的黄巾不可能没消息,如此看来,天下各大势力只怕是都把目光集聚在阳翟这小小弹丸之地了。”

 赵空不置可否,反正他的庐江是很偏僻的,基本上不会对他产生影响。

 孙原不同,他的南阳靠近京畿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很难做到对朝政不闻不问,所以,大将军何进对黄巾一事的看法,他必须要了解一二,不然很难考虑到全局。

 “去见见蒯越吧”

 蒯越也很年轻,三十几岁,师承名士赵歧。赵歧被称为帝都里最年老的长者,即使是袁家当家家主,前太傅袁滂,也不敢与年高七十二岁的赵歧相比。

 而此时,蒯越与赵歧并为大将军府下曹掾。

 蒯越第一眼就认出了孙原。

 “早就听闻十七岁的南阳太守孙青羽惊才绝艳,帝都早已闻名,今日得缘一见,蒯越幸甚。”

 孙原不由哑然:“怎么,异度兄认识我?”

 蒯越笑笑:“也许你不知道你对帝都的影响。”话毕,他便狡黠一笑,不再理睬。

 孙原无奈,直到后来他去了帝都,他才明白。

 书会再度开始,司马徽的出现让整个书会再度出现一个高潮。

 水镜先生司马徽,一直是颍川书院的痛。自从司马徽一气之下离开颍川书院之后,书院名声大堕,其后果就是天下名士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多年来未曾参加颍川书会,尤其是两次党锢之祸后,很难再见当初颍川书会的盛事。

 如今,司马水镜重回颍川书院,加上天机神算许劭和天下大儒蔡邕、许靖,这四个人已经成为颍川书会的四大亮点。相比之下,即使孙氏兄弟再怎么引人注目,也难比这四位世之名士。

 蒯越的到来让荀爽等人很是惊讶,不知道这个名动天下的奇才为什么会亲自前来颍川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