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小丑的微笑(十四)(第2页)
唐卿瑶问道:“那您发现了什么?麦志尧的缺陷到底是什么?”
陶教授回忆了片刻,说道:“应该是人格分裂吧!麦志尧的理念是没有问题的,我发现他的不对劲是在他的戏剧课程上。麦志尧并不是戏剧学专业人士,但是培训中心的少儿戏剧启蒙班的课程他却是参与了大半。而且这大半课程,他都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小丑进行表演展示。问题就出在这里。现代意义上的小丑出现于十八十九世纪,成为马戏团表演的一部分,可是小丑形象的起源远比这要早得多。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可以确切知道小丑形象的出现起码能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光是我国,在古代戏曲中的‘丑’这么一个行当就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这个形象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古至今,以插科打诨、滑稽言行取悦观众。可是,大众在娱乐中却没能深究这一形象隐藏的一些重要信息。”
唐卿瑶说:“重要信息?这一形象还有别的意义?”
陶教授说:“漫画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一种,m国的漫画《蝙蝠侠》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谁?是小丑!为什么?这样一个疯癫、bt、邪恶的形象为什么会抓住人心?因为别的反派就是为了自己的占有式的索取。小丑不是,小丑要的不是占有,而是摧毁与颠覆,还是带有一份嘲讽式的摧毁与颠覆。这就使得这个形象不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坏人或疯子,更像是一个在愤世嫉俗的心态中扭曲的复仇者。因此,哥谭市必须是一个藏污纳垢的黑暗都市,这样才更能衬托出小丑的意义。”
唐卿瑶想了想:“所以,您的意思是,麦志尧打扮成小丑也是一种愤世嫉俗?”
陶教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点了点头:“是有这个意思,不过还有别的。打扮成小丑只是一种行为,当然行为是受人意识或者潜意识影响的。马戏团的滑稽演员打扮成小丑那只是工作,但是麦志尧的戏剧启蒙课为什么非要有那么多小丑形象呢?你说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但是孩子们喜欢的角色可以是童话人物,可以是动物,为什么非得是这么多的小丑呢?而且戏剧表演,为什么总要是那么多的小丑呢?这就说明小丑形象是麦志尧的兴趣所在。而且我仔细观察过,麦志尧仪表堂堂,很有修养,但是一旦打扮成小丑他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变得诙谐、狡猾、疯癫。而且根本不像是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