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出招(二)(第2页)

 

 王弋仔仔细细看了两遍奏章之后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他就知道段煨不是个庸才,将他放在户部管理资料果然是个正确的决定,现在终于藏不住了。
 

 只是很可惜,段煨的建议非常好,王弋却无法使用,主要原因就是在交通上面。
 

 有些事需要主君目光遥远,有些事必须只看眼前的利益。
 

 征发徭役是成本最低的国家工程,苦一苦百姓能让国家达成很多战略目标,王弋却很难这么做。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王弋准备主动出击一统天下,将来每一处战场都可能是一台巨大的血肉搅拌机,他必须保证治下百姓对官府有很高的认可度,让百姓们保持极高的卫国热情,他需要源源不断的兵源保障。
 

 这很残酷,可他别无选择。
 

 不过段煨的建议他实行不了,但这份奏章却很有用,十分有用!
 

 王弋招来吕邪耳语几句,不多时,一队队侍卫从王宫中疾驰而出,向各部官员的府邸跑去……
 

 翌日,临时大朝。
 

 百官们一个个早早便来到了王宫,脸上的表情或是沉思、或是惊恐、或是疑惑、或是喜悦……
 

 硕大的正殿之中鸦雀无声,只因王弋比他们来得更早,早早便在王座前等候他们了。
 

 其实王弋不喜欢大朝,小朝才是解决问题的集会,他和各部尚书的小会更是能决定战略走向,大朝不过是政治斗争时吵架的场所,在大朝上死的人不少,办成的事却寥寥无几。
 

 不过这一次可不同,昨夜他让侍卫给群臣传递消息的同时,还让禁卫接替了巡城武侯的工作,下令但凡敢在深夜出现在街道上的人杀无赦。
 

 禁卫们早上向他汇报的战果是喜人的,眼下王弋心中非常舒畅。
 

 “今日临时大朝,孤有几件重要的事要与诸君商议。”王弋没有让吕邪传话,而是亲自说道,“第一件便是张文远已平定东北诸国,不日即将班师回朝,诸君以为应该如何嘉奖右军将士们?”
 

 嗡……
 

 王弋话音刚落,底下便如炸了锅一般。
 

 站在王弋这边的臣子非常惊讶,不明白王弋为什么没有知会他们便出手了,特别是周瑜,根本没想到王弋会这么快动手。
 

 其他派系的人则跟自己圈子里面的人相互议论,主要的内容就是“东北小国”。
 

 很显然辽东的战事和他们预想中的不一样,夫余和高句丽向王弋请罪他们是知道的,他们一直以为张辽只是想要教训一下夫余和高句丽,仅此而已。
 

 如今王弋说到了“东北小国”,也就是说辽东周边所有的小国都是张辽的目标。
 

 这就延伸出了一个他们非常关切的问题——公孙家到底在不在那些所谓“小国”的里面?
 

 要知道现在还有公孙家的使臣整日在礼部衙门中闹呢,要是王弋真把公孙家给收拾了,那“拓土令”到底还有没有约束力?他们费尽心力计划的分家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可这种事谁敢在王弋面前提啊,他们一个个只能靠着自己的脑洞乱猜。
 

 王弋没有制止,反而饶有兴趣地观察着下面人的一举一动,他很想知道到底是谁会第一个出头。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也不知是察觉到这么议论不好,还是已经商量完了,场面逐渐安静下来,群臣要么沉默低头,要么眼神看向马日磾的方向。
 

 现在确实需要马日磾站出来说话,毕竟这是礼部尚书管辖的范围。
 

 问题是……
 

 马日磾看到这种状况,咬了咬牙,起身行礼说道:“殿下……臣……臣尚未准备好。”
 

 “你是干什么吃的!”王弋闻言勃然大怒,拍案起身喝道,“孤的将士们在外拼命厮杀,豁出命去为孤开疆拓土,你却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你是不是老糊涂了?孤要你有何用!”
 

 “臣有罪……”马日磾真是有苦说不出。
 

 表彰功勋这种事确实是礼部主管,问题是首先需要兵部将统计的功勋交给王弋,再由王弋批示交给礼部核准功劳等级,礼部核准之后需要再交给王弋修改,最终才能由礼部进行记录入档,给下层将士发放荣誉物品,由户部发放军功赏赐。
 

 这期间礼部和兵部肯定是要互相通气的,如今第一步都还没开始,兵部有没有这份功劳表都难说,他这个礼部尚书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啊……
 

 王弋似乎根本不想理会马日磾的难处,冷哼道:“孤看你是老了,根本没那个心思好好做事了。既然如此,这礼部尚书的职位你也不要做了,回家养老去吧。”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瞬间哗然……
 

 一众臣子根本顾不上礼仪,一边激烈讨论,一边时不时望向荀彧,想看看吏部的反应。
 

 荀彧闻言后仅仅皱了下眉头,没有任何作为,仿佛王弋从未发过火,马日磾也不是他的盟友一般。
 

 荀彧是挺王弋一派的首领,和王弋配合极为默契,他不动,那一派的其他人也不会有动作。
 

 可是荀彧不说话,有些人却急坏了,见到荀彧不想发表意见,他们如针扎了屁股一般,终于坐不住了。
 

 只见一下子站起来四五个人,起身行礼后说道:“殿下息怒,万万不可啊!”
 

 几人几乎异口同声,说完还回头互相看了一眼。
 

 王弋见状便指定了一个人问:“怎么?崔侍中觉得他尸位素餐是对的?还是说孤错了?”
 

 崔侍中赶紧解释:“殿下自然没有错,可马尚书劳苦功高,想必只是一时不察。殿下,谁还没个错呢?请您看在马尚书兢兢业业的份上,宽恕他吧。”
 

 “崔侍中,孤能兢兢业业,你也能兢兢业业,但是他身为礼部尚书,兢兢业业是他需要有的吗?”王弋根本不想回转,“哼,他的一时不察,寒了孤多少将士的心?”
 

 “殿下……这……马尚书虽然有错,但不至于致仕啊。臣以为马尚书日夜为礼部之事操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臣乃吏部官员,马尚书的辛劳臣都能看在眼里……”崔侍中还在尝试为马日磾开脱。
 

 王弋眼神中却闪过一抹精光,可真不容易,鱼儿终于上钩了。
 

 “孤意以决,马日磾,你致仕吧。”王弋大手一挥,再也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