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人间炼狱(六)(第2页)

 想要恢复生产比较困难,哪怕依靠政策,没有几年的精耕细作是恢复不过来的。

 况且他又抽完胡人没多久,虽然缴获了不少牛马,可缺口更大。

 边民恢复放牧也需要时间,兖州真的就是个小可怜儿,袁涣的能力再强也有个限度。

 好在袁涣够给力,赈济工作非常及时,没有闹出民变。

 关羽也拿出了一些军粮支援袁绍的工作,虽然大锅盔真的不怎么好吃,可有得吃总比饿死强,只是白瞎了今年的庄稼。

 王弋亲自来陈留就是稳定世家,防备他们闹幺蛾子的。

 不过袁家的号召力是真的强,袁涣请出了自己老父亲袁滂,袁滂硬是让陈留的世家出钱出粮出人,老老实实赈灾。

 所以王弋的到来只起到了一个振奋民心的作用,好在他还有另一手绝活,那就是吃。

 蝗虫啊,优质蛋白啊!

 做为一个过来人,王弋在夜市上什么没吃过?

 飞虾嘛,掐头去腿,火上一烤,嘎嘎香!

 在百姓惊恐的眼神中,王弋一只又一只的吃,吃饱了最后还打了个嗝。

 关羽见状对王弋十分佩服,虫豸这种东西看着就恶心,王弋敢这么做也是拼命了,对于敢拼命的人他都很敬重。

 结果等他吃了两个才发现王弋似乎不至于因为这种东西拼命,因为味道真的不错。

 最终在王弋那声“缺点椒盐”的话中,兖州开启了吃吃吃的模式。

 由于赈济及时,灾民不像豫州那么惨,行动能力还行。

 随着蛋白质的补充,百姓们抓起蝗虫来就更有劲了。

 王弋本来还想效仿一下官府收蝗虫的桥段,后来发现根本不现实。

 蝗虫并不好抓,它们可以飞得很高,人力不可能及。

 况且王弋本身存粮就不多,还不如直接让百姓们去吃,能缓解不少压力。

 袁涣推测蝗灾基本上不会越过黄河,绝大部分会被消耗在兖州之内。

 这才让王弋放下心来,顺便狠狠骂了袁家那三个小废物一顿。

 不过袁家三子都挨骂其实挺冤的,袁尚的青州没有遭灾没什么好骂的,袁谭确实不应该挨骂,他做得相当好。

 嘭嘭嘭,嘭嘭嘭……

 鞋子在木质地板上的踩踏声非常细碎,看来它的主人应该非常烦躁。

 袁谭确实十分烦躁,不停的在走来走去。

 当他得知蝗灾来临的时候,第一时间派人焚毁了彭城国的庄稼,并且将整个郡国的百姓全部转移到了下邳。

 为此他甚至创造性的展开了军队救援,一切从速从快,人来就行,其他的全部放弃。

 他将彭城国设置成了防蝗灾的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则是他本人所在的下邳。

 整个下邳郡,农庄、村、亭之类的小型聚居地全部放弃,青苗全部收割焚毁,人员迁入大城,在大城附近设立渔网和专门的看守人员驱赶、防备蝗灾。

 袁谭没有王弋那种来自后世的知识储备,他能做的只有保护百姓,并且想办法饿死蝗虫。

 可以说他做得很好了,张纮对这个弟子非常满意,很有英主的潜质。